【李台源/綜合報導】客家電視台紀錄片《米倉的孩子》入圍2023紐約電視電影節(New York TV&Film Festival)紀錄片類文化議題(Documentary Cultural Issues)獎項。導演之一的李慧宜接受《客新聞》訪問時,興奮地表示要「打紙炮(daˋ ziiˋ pau)哩!這次以影像方式,在現今快速生活節奏中,重現當代台灣農村的老派價值,希望能鼓勵更多年輕後生投入紀錄片與田調工作,也期望可以提供社會與農村對話的空間,藉此修正對客家與農村的看法。」
《米倉的孩子》去年於客家電視台播出後好評不斷,不僅隨著客家電視台《20。閱百態》紀錄片巡迴影展於全台各地播放,也獲邀至多所校園播映,與學生分享食農教育與台灣農村變遷故事。如今《米倉的孩子》確定入圍2023紐約電視電影節紀錄片類––—文化議題獎項,最終結果將在美東時間4月18日下午6點於Storytellers Gala 線上頒獎典禮宣布。
對於作品入圍國際獎項,李慧宜說,農村是客家文化智慧展現的重要場所,這次拍攝《米倉的孩子》,便是希望可以利用影像,在現今快速的生活節奏中,紀錄下美濃龍肚地區農村生活的智慧、自信與驕傲感,並鼓勵更多年輕後生投入田調與影像工作。
李慧宜說,客家文化可能會給外界傳統、老舊或是保守的印象,但若有看《米倉的孩子》會發現,客家文化並不古板,有許多幽默的地方,「我們想呈現客庄農村真實面相,也希望社會對農村、對客家的偏見能夠對話,藉此修正對農村與客家的看法。」
導演李慧宜是竹東客家人,1999年投入新聞工作,2009年定居美濃,長期關注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身兼農民、作家、記者與導演等多重身分,並利用農閒之餘進行田野調查與報導工作。曾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2018年《卓越新聞獎》,為農村寫下《農村,你好嗎?》、《美濃,正當時》等書籍,目前也擔任「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
另一位共同導演曾宏智則是屏東內埔客家人,他於2004年擔任客家電視高雄駐地記者至今,2006年開始蹲點美濃拍攝紀錄片,陸續完成《阿力伯的菸田》與《橙蜜香》,兩片分別入選2011年、2019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米倉的孩子》是他第3部紀錄片。在新聞與紀錄片工作之外,曾宏智也投入水稻、白玉蘿蔔輪作,成為一名「半農半媒體」的專業農村工作者。
李慧宜於去年米《米倉的孩子》播映後,也曾接受《客新聞》訪問,他當時透露,自己與曾宏智導演都有其他工作,「像我,平常最主要的工作是下田耕種,每天要先忙農事、照顧家人等家務事,有空檔才能拍攝,宏智也有客台的採訪工作,因此我們只能擠時間出來拍,看起來拍了很久,但實際上拍得還是很趕。」李慧宜笑說。
對於紀錄片內容,李慧宜表示原本只想拍攝龍肚國小的故事,但在開始拍攝後,發現這議題越來越大,不單只是一個學校的故事,而是連結龍肚地區整個地方的發展史。隨著故事越拍越多、內容素材日益豐富,紀錄片主角也從這所學校變成兩位老男孩——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及傑出青農黃偉宸。
李慧宜今天得知作品入圍2023紐約電視節的同時,她也收到紀錄片主角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母親以93歲高齡過世的消息。對於最好的與最壞的消息同時傳來,她的心情相當複雜,或許是上天希望大家能加緊腳步,以影像紀錄客家與農村的生活。
《米倉的孩子》已可以透過客家電視台Youtube頻道線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