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蘇佑昇、范修語、洪俊傑、宋佩遙/台北報導】客家委員會首度自今年起,將「全國客家日」改在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同一天,今日在台北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辦客家政策論壇,邀請到台灣投入客語社區營造的國立台東大學華語學系張學謙教授,回顧台灣的母語推動過程「從零分變成現在接近滿分」,客語也從禁止的方言變成國家語言,如同還我母語運動主要精神:「還我母語運動係大家都可以參加个活動」,把全國客家日放在12月28日特別有意義。
張學謙教授以「邁向族群主流化的多元台灣」為主題進行專題演講,介紹台灣「母語到國家語言」的過程,他指出,1988年12月28日客家人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影響台灣母語運動發展,對於後續各族群爭取語言權力造成很大的改變,如同聯合國1999年將「孟加拉語言運動」的2月1日訂為「國際母語日」一樣,他進一步認為,若將「還我母語運動」的日子當作台灣母語運動日會更合適。
張學謙說,台灣作為一個多元一體的國家,多元族群是我們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在過去是被當成「必須消滅的問題」,後來意識慢慢覺醒後,我們把它當作「平平都是人,大家應該享有的權利」。這個進展制度化後,必須爭取法律承認,因此通過《客家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等等。
張學謙將台灣母語運動歸納成三個階段,包括「錯誤」、「覺醒」以及「修補錯誤」。他引用早期立委穆超的說法:「說方言是落後的人,難登大雅之堂,講國語、用國語寫很好的文字,是中國人的基本條件。」打壓非中國話的其他語言、列為方言,然後消滅這些族群文化。他說,過去台灣不同族群、語言都經歷過這個錯誤、打壓,是台灣人共同的經驗。
由於當時意識形態洗腦甚至用處罰的方式推動,包括最近榮獲厄瓜多國際詩人獎的曾貴海醫師便批評,這是要消滅客家話、消滅客家人。張學謙引用調查數據指出,50歲以上的民眾有40%都受過政策處罰,或是被告知不能講客家話;1956年禁止各學校使用方言,違者罰一塊錢並掛狗牌;《廣播電視法》第20條更規定,電臺對國內廣播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方言應逐年減少。
張學謙依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政府對語言政策的態度」分為0到5級分,張學謙說:「解嚴前對語言政策的態度,屬於0至3等級,其中在禁止母語的教育權、使用權、傳播權,甚至是屬於第0級。」經過解嚴後民主化的覺醒,經過客家族群在1988年12月28日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首度走上街頭,客家人感受到客語正在急遽流失,以及「平平都是人,為什麼我的語言不能在學校講、電視上播放,不僅有限制甚至還要被處罰?」
張學謙說,當時3項訴求包括「全面開放客語電視節目」、「修改《廣電法》20條對方言之限制條款為保障條款」以及「建立多元開放的語言政策」,三大訴求中,有兩項與傳播媒體有關,明確要求要將《廣電法》20條廢除並改為保障條款。
張學謙說,台灣母語運動第三階段是「修補錯誤」,以「語言權力修補語言冤屈造成的語言流失,基於語言為權力和資源進行語言復振。」他引用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語言的死亡》的內容:「提高瀕危語言的族群在支配族群眼裡的法律地位,復興瀕危語言的運動才會有所進展」。
比較還我母語運動後台灣語言政策動機,可以看到過去是語言歧視主義、剝奪母語使用、中國民族主義、獨尊華語,貶低本土語言為方言,轉變成維護弱勢族群語言權利、多元文化主義,重視差異,將差異納入公領域,提升母語為本土語言等。
張學謙也列舉語言多元開放的時間軸,從1993年刪除廣電法方言限制到2019年制定《國家語言發展法》,包括2018年《客家語言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其實比《國家語言發展法》還早。
「母語成為國家語言時代,意義在於我們過去不當的語言政策導致母語流失,我們復振要有法律保障,這就是國家語言發展法,它提供復振母語所需資源、制度性的支持,客家基本法也一樣,以法律保障客家語言,從過去高、低之分爬升成國家語言,得到國家的承認。」張學謙說。
張學謙說,以現今官方重視客語權利制度保障,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政策態度等級評分來說,已經從禁止使用、同化的0級,成長到4至5級之間,在理念上我們已經是第5級,但公領域使用還是不夠,「從0分到現在接近滿分,這就是我們取得的發展。」
不過張學謙也說,由上而下的政策其實還不足夠,必須在「草根上」有所動動,透過家庭、社區、學校復振客語,他引用學者Fennell的說法,必須靠族群自我的力量才能得救,當族群成員有意願阻止語言衰退、爭取制度、取得經費支持,妥善應用並積極行動,語言復振才能夠成功。
包括客委會推行客語社區營造、客語家庭相關作為,都是在草根上面的作為;同時也必須找尋有熱情、能力與行動力的人,共同推行客語復興與傳承,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大家的意願與動機,需要有熱情的人 。
「所有的運動中,母語運動最簡單,靠一張嘴就好。」張學謙說,母語社區中最重要的是人,需要一個領導人帶領大家往前衝,如同語言復振大師菲什曼(Joshua Fishman )的父親對年輕的菲什曼不斷提問:「你今天為母語做了什麼?」
張學謙用「Masasipadang、共下、做伙復興母語!」這句話為演講作結,Masasipadang是原住民語,「共下、做伙」分別是客語與福佬語,他說聯合國提倡還我母語運動主題就是多元、無國界的想法,台灣就是這樣的國家,國家與族群也沒什麼界線,互相學習絕對做的到的,如同還我母語運動的文宣寫到:「還我母語運動係大家都可以參加个活動」。
與談的王俐容教授也呼應張學謙的說法,認為「語言就是人權」,與大家討論「台灣是否有可能出現一個多語環境?」她認為多語的環境讓大家自然學習相當重要,若只是幾堂課程,學生自然不會去使用;現今很多學校推動多語課程,如一週一族群,學校的大家一起學習族語、客語;政府也應系統調查、研究,「哪些因素讓大家不好意思說母語?」
王俐容以自身舉例,來自台南的她,18歲到台北讀書,儘管她的母語是福佬語,但她其實不會說,但卻仍被同學笑說講話有閩南腔、台南腔,這是令人相當難過的事「也相信社會上還有許多這種創傷案例」。
她說,在公共空間也可以透過道路或建築名稱呈現多元族群以及語言,讓大家可以重新找回語言,例如當初介壽路改名叫「凱達格蘭大道」就是一個案例;另外,媒體傳播同樣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茶金》與《斯卡羅》等等,若將語言產業化、提升產值,讓講客語也有用處,可以用來工作,將有更大的誘因鼓勵學生學習客語。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