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櫳震 大學生、竹東客人、這下因為讀書戴花蓮壽豐
花蓮鳳林个張屋,二二八事件過後,歸隻家族過等烏暗个日仔有四十零年。鳳林事件受害者張七郎先生个三心臼、張果仁醫師个餔娘張玉蟬完整个見證了這段歷史,包尾在1990年,勇敢个企出來,摎天下人講,花蓮鳳林曾經有過二二八。這量時,大自家正知講,原來還有花蓮个二二八事件。該下開始,鳳林事件正分人記錄在歷史頂背,乜正知講,原來經歷二二八事件个女性,有幾勇敢合堅強。
毋會過存在个過去:舒適个美好光景
鳳林張屋,在二二八以前係地方望族,歸屋下就有四個醫生。張玉蟬係張屋个花囤女,係張七郎个三心臼。張七郎、厥先生張果仁通棚係醫生,生活過到當好。
該下百姓个生活條件摎這下比毋得,鳳林街項个人家做盡都係三餐食番薯,下把做得食著米,該斯愛承蒙天地。張玉蟬講,在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前,屋下從來毋愁無飯好食。張玉蟬受訪个時節表示:「該量時屋下个米非常多,鳳林个大自家做盡無飯好食,就亻恩俚張屋毋驚無米好食。」
張玉蟬過想起,張屋个婦人家愛洗米煮飯个時節,都會看著該兜米裡肚有當多个米蟲,米个頂背還有一層灰,斯知張屋屋下个米有幾多,毋係三兩日斯吃得忒。
張七郎還過張屋个男仔人,毋係醫生,就係有受過高等教育个高級知識份子,張玉蟬認為,這係一家人做得無愁無慮个關鍵。張玉蟬講:「有恁好過个日子,都係因為爸爸(張七郎)還有屋下个男仔人。」
無法度接受个現實:風雲變色該日
張玉蟬想起,1947年4月4號,張屋子爺三人遇害个該日天光,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張依仁還係像以前共樣,打早就出門到仁壽醫院,為鳳林个鄉親服務。張玉蟬摎家娘詹金枝,食朝食好過後,共下到灶下為張屋子爺準備當晝个便當,張玉蟬講:「𠊎看到家娘(詹金枝)準備便當个時節,面頂充滿笑容,你兜斯知講,屋下人个感情當好」。
朝晨九點零,便當都做好了,喊人送去仁壽醫院。毋過十點零,送便當去仁壽醫院个走腳板,嗄帶等好好个三隻便當轉到屋下。張玉蟬摎詹金枝還當當疑狐,無幾久,斯聽到有人傳來消息講,張七郎、張宗仁還過張果仁三子爺,朝晨斯分政府个兵仔銃殺了,還過埋忒了,單單張依仁,有軍醫个證明,正做得瀉走。
張玉蟬摎詹金枝,還過庄肚个大自家聽著,開始尋張屋三子爺埋到哪位,希望做得尋著張屋三子爺个遺體,大半日過後,最尾在鳳林公墓脣頭尋著。摎泥挖開來,看著張屋三子爺个屍首,疊在最頂背个係張宗仁,下背係張果仁,張七郎矺在最下背。張玉蟬講:「看著家娘(詹金枝)个面色艱苦,暗暗流目汁,自家个目汁乜跈等跌下來。」
張玉蟬摎一兜村民用牛車,摎張屋三子爺个遺體載轉屋。張玉蟬想著:「該量時毋敢行大路,斯敢行小路,就驚分阿山仔(外省人)發現。」想到這,張玉蟬个目汁又一擺跌下來。
風雲變色過後:無人好倚恃个張屋女性
從來毋識想過,會一下仔無忒所有偎靠个張屋人,在一日之間送走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三個男仔人之後,在屋下脣頭重新安葬張屋三子爺。張玉蟬受訪个時節講:「家娘(詹金枝)該時含等目汁送走了先生,送走了兩個倈仔,馬上轉過頭,摎所有張屋个人講,希望還在个細倈仔,做得出國斯出國,毋好留在臺灣。」故所,墳頭頂个土還吂燥,還在个細倈仔,全部離開了這傷心个地方。
對該時過後,詹金枝變做無想再過摎任何人來往,張玉蟬斯愛㧡起責任,照顧家娘詹金枝,還過照顧留下來、走不忒个人,包括張至滿、張安滿等細人仔个使命。
張玉蟬為了屋下人做得有飯好食,開始學耕田、種菜,本來想賣A ki bin賺錢,毋過鳳林个人看著張屋人,都閃到當遠,斯驚分人㓾忒。張玉蟬講自家本來係先生娘,一下斯變做耕田人,仰可能習慣,毋過上有家娘,下有細人仔,男仔人都不在身邊,再多个苦乜愛忍耐,想辦法變一個堅強个婦人家。
張玉蟬受訪个時節想著,該量時長透坐在爸爸(張七郎)、先生(張果仁)个塚埔前,感覺當委屈,毋明白自家仰般會堵著恁樣个事情。張玉蟬講,毋知這兜苦愛對麼人講,斯輒常罵上帝,坐在塚埔面前講:「哪有麼个上帝?係有上帝,做麼个上帝愛分𠊎恁樣个苦難。」
罵忒以後,目汁捽燥,又行轉去照顧一屋大細个生活,繼續耕田種菜,就恁樣一日過一日,一下仔四十年過去了。張屋个細人大了,毋過張屋人个生活還係毋敢摎外背个人有昶多个接觸,就驚屋下人過一擺分人㓾、分人關。到詹金枝過身,因為該下還係戒嚴,所有在國外个男仔人做盡毋敢轉來見阿姆最尾一面。
詹金枝个後事,自然係張玉蟬負責處理,張玉蟬一直試著怨恨、毋公平,佢毋知張屋哪位做毋著了,毋知係毋係有哪日,公平做得降臨,毋知係毋係有哪日,張屋三子爺个冤枉做得分人看著。
喚醒以前講毋得个歷史
張玉蟬知講,詹金枝毋係毋想摎全國个人講張屋經歷个歷史,因為張玉蟬整理詹金枝留下來个東西該下,發現一封詹金枝个狀紙,頂背寫等張屋子爺受著个冤枉。毋過詹金枝佢實在毋敢講了,詹金枝無忒了先生,無忒了兩隻倈仔,做盡係一日之間个事情,仰做得接受任何个災難再過降臨在張屋。
這封狀紙,張玉蟬一直留等,雖然看了會心痛,毋過張玉蟬希望有一日,做得向全國个人民講這段歷史,做得分大家知和平个可貴,洗淨爸爸張七郎,還有張宗仁、先生張果仁个冤屈。
在1990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北辦了一場二二八追思平安禮拜,張玉蟬分人邀請去參加,在禮拜該下,佢摎花蓮个二二八鳳林事件經過,還過張屋人四十零年來歷經个風霜、委屈全部講出來,該量時所有參加个人,包括政商名流,全部著下驚,因為大自家從來毋知,東部後山个鳳林,還曾經有一段恁樣悽慘个歷史事件。
又過了幾下年,張玉蟬摎其他地方个二二八受難者遺族,共下到總統府面前遊行,希望政府做得重視這垤土地識發生个悲劇,重視受難者過身个亡靈,還過受難者遺族幾下十年來个委屈。
到李登輝當選總統過後,接見張玉蟬,張玉蟬親身將家娘詹金枝過身前寫个狀紙交分總統李登輝。李登輝代表政府向受難者摎遺族會失禮,定每年个2月28號為「和平紀念日」,還過起了紀念園區、紀念碑等,來告慰曾經受難个亡靈,這量時開始,花蓮个二二八鳳林事件,正正經分全國人民知。
盼望和平个未來:希望下二擺毋會有人像張屋恁樣悽慘
張玉蟬受訪時表示,毋知自家當初係麼儕分佢勇氣去做這件事,毋過佢認為恁樣做係有價值个。張玉蟬對完成詹金枝遺願,為張屋子爺洗淨冤屈過後,乜放下自家心中多年來个痛苦。
張玉蟬講,對該量時過後,做得在爸爸(張七郎)、張宗仁、先生張果仁个塚埔面前,摎佢兜講,你兜个冤屈大家知了,大家看著鳳林事件了。佢乜講:「係講有一日𠊎到天頂,看著爸爸(張七郎)佢兜,𠊎做得笑等講,所有个痛苦做盡過去了,全國个人民會記得這段歷史。」
張玉蟬希望全國个人民做得莫添放忒張屋子爺个犧牲,乜希望下二擺毋會有任何人,過一擺堵著張屋經過个痛苦。
華語:
在地故事:堅毅勇敢的女性,專訪二二八鳳林事件遺族張玉蟬
花蓮鳳林的張家,經歷二二八事件後,整個家族陷入黑暗長達四十年。鳳林事件受害者張七郎醫師的三媳婦、張果仁醫師的遺孀張玉蟬完整的見證了這一段歷史,並且在1990年,勇敢地站出來,告訴天下人,花蓮鳳林曾經有過二二八。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還有花蓮的二二八事件。那時開始,鳳林事件才被記錄在歷史上,也才知道,原來歷經二二八事件的女性,是多麼的勇敢。
不復存在的過往:安逸的美好光景
鳳林張家,在二二八以前是地方望族,一家就有四個是醫師。張玉蟬是張家的童養媳,是張七郎的三媳婦。張七郎、丈夫張果仁皆為醫師,生活條件極其優渥。
那時百姓的生活條件不比如今,在鳳林街上的人家幾乎都是三餐吃地瓜充飢,偶爾能吃上米飯就要謝天謝地。張玉蟬提到,在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前,家裡從來不愁吃穿。張玉蟬受訪時表示:「那時家中的米非常多,鳳林的大家都沒飯吃,就張家不怕沒米可吃。」
張玉蟬更憶起,張家的婦人們洗米煮飯時,都會看到那些米裡面有好多米蟲,米的上面都有一些灰,可見家中的米多不勝數,不是三兩天就能吃完的量。
張七郎以及張家的男人們,不是醫師,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級知識份子,張玉蟬認為,這是一家可以衣食無憂的關鍵。張玉蟬說:「有這麼好過的日子,都是因為爸爸(張七郎)還有男人們。」
難以接受的現實:風雲變色的那日
張玉蟬想起,1947年4月4日,張家父子遇害的那天早上,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張依仁還是一如往常,清早就出門到仁壽醫院,要為鳳林的鄉親服務。張玉蟬與婆婆詹金枝則在吃完早飯後,一起到廚房為張家父子準備午餐的便當,張玉蟬說:「看到婆婆(詹金枝)準備便當時,臉上充滿笑容,你們就知道家人間的感情很好」。
早上九點多,便當都做好了,差人送去仁壽醫院。但十點多,送便當去仁壽醫院的幫傭,卻帶著完好的三個便當回到家中。張玉蟬與詹金枝還在疑惑,不久,便聽到有人傳來消息說,張七郎、張宗仁以及張果仁,早上就已經被政府的軍兵槍殺,並且已經草草埋葬了,只有張依仁,有軍醫證明,才得以脫身。
張玉蟬與詹金枝,還有眾多的鄉民們聞訊,開始找尋張家父子的埋葬地,希望能夠找到張家父子三人的屍身,花了大半天,最終在鳳林公墓一處亂葬崗旁找到。撥開黃土,看到張家父子三人的屍身,疊在最上面是張宗仁,下面是張果仁,張七郎則壓在最下面。張玉蟬說:「看到婆婆(詹金枝)的神色哀戚,暗暗拭淚,自己的淚水再也止不住。」
張玉蟬與一些村民用牛車,將張家父子三人的屍首載回家中。張玉蟬回憶道:「那時不敢走大路,只敢走小路,就怕被阿山仔(外省人)發現。」往事湧上心頭,張玉蟬又一次老淚縱橫。
遭逢鉅變的陰霾:失去依靠的張家女性
從沒想過會頓失所有的依靠的張家人,在一刻間失去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三個男人之後,在自家旁重新埋葬了張家父子三人。張玉蟬受訪時談到:「婆婆(詹金枝)當時含淚送走了丈夫,送走了兩個兒子,馬上回過頭告訴所有張家人,希望剩下的男人們,能出國就出國,不要留在臺灣。」於是,墳上一培黃土未乾,剩下的男人們,都離開了這傷心的地方。
自此以後,詹金枝變得不想再與任何人來往,而張果仁遺孀張玉蟬則肩負著照顧婆婆詹金枝,以及照顧剩下來的、走不了,包含張至滿、張安滿等小孩的沉重使命。
張玉蟬為了生計,為了全家人的溫飽,開始學著耕田、種菜,本來想賣廢品賺錢,但鳳林的人看到張家人都躲得遠遠的,深怕遭殃。張玉蟬說自己從富裕的醫生娘,一夕之間變成農婦,怎麼可能習慣,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男人都不在身邊,再多的苦難也只好忍下,搖身變為堅毅的女性。
張玉蟬受訪時回憶起,當時常常坐在爸爸(張七郎)、先生(張果仁)的墓前,覺得很是委屈,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遭遇這樣的事。張玉蟬說,當時不知道這些苦要如何發洩,常常罵上帝,就坐在墳前說:「哪有什麼上帝?要有上帝,為什麼上帝要降下這樣的苦難。」
發洩完情緒後,擦乾眼淚,就又回去照顧一家大小的起居,繼續農作,就這樣日復一日,轉眼過去了四十個年頭。張家的小孩日漸長大成人,但張家人的生活依然低調,再也不敢跟外界有太多的接觸,深怕家中再次遭到橫禍。甚至到了詹金枝離世,因為還在戒嚴,所有在國外的男人們都不敢回來見母親最後一面。
而詹金枝的後事,自然是張玉蟬負責處理,張玉蟬一直覺得忿恨不平,不知道張家做錯了什麼,不知道正義有沒有伸張的一天,不知道張家父子的冤屈能不能夠昭雪。
喚醒以往被噤聲的歷史
張玉蟬知道,詹金枝不是不想告訴全國的人張家的往事,因為,張玉蟬在整理詹金枝遺物時,發現一封詹金枝的訴願書,上面寫明了張家父子蒙受的冤屈。但是詹金枝實在沒有籌碼了,詹金枝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兩個兒子,都是一夕之間的事,詹金枝不能再接受有任何災禍再臨張家。
這封訴願書,張玉蟬一直留著,雖然看了會心痛,但是張玉蟬殷切盼望有朝一日,能向全國人民訴說這段往事,能夠讓大家懂得和平的可貴,洗清爸爸張七郎,還有張宗仁、張果仁的冤屈。
在1990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在臺北辦了一場二二八追思平安禮拜,張玉蟬應邀前往參加,並在禮拜時,將花蓮的二二八鳳林事件經過以及張家人四十多年來歷經的風霜、委屈全部說出,在座的所有與會人士,包含應邀出席的政商名流,全都為之震驚,因為大家從不知道,遠在東部後山的鳳林,還有這麼一段悲慘的歷史事件。
再後來數年,張玉蟬甚至與其他地區的二二八受難者遺族,一同到總統府面前遊行,呼籲政府重視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悲劇,重視受難者過往的亡靈,以及受難者遺族數十年以來的委屈。
直到李登輝當選民選總統後,接見張玉蟬,張玉蟬親自將媽媽詹金枝生前寫的訴願書交給時任總統李登輝。李登輝代表政府向受難者及遺族道歉,定每年2月28日為「和平紀念日」,並且興建紀念園區、紀念碑等,以祭奠、告慰曾經受難的亡靈,自此,花蓮的二二八鳳林事件,才真正的被全國人民看到。
期許和平的未來:希望再也沒有像張家人一樣的悲劇
張玉蟬受訪時表示,不知道當初是哪裡來的勇氣去做這件事,但並不後悔,認為這麼做是值得的。從完成詹金枝遺願,為張家父子洗清冤屈以後,也卸下了自己心中多年以來的沉痛。
張玉蟬說,從那以後,終於可以在父親(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的墓前,告訴祂們,你們的冤屈大家知道了,大家看見了鳳林事件。也說:「若有一天我到天上去了,見到爸爸(張七郎)祂們,可以笑著對祂們說,一切的苦痛都過去了,而全國的人民將會記住這段歷史。」
張玉蟬希望全國的人民可以記住張家父子的犧牲,也盼望未來再也不會有任何人,再一次遭遇張家人所遭遇過的苦痛。
延伸閱讀:
【二二八.客家】憶殉道仁醫張七郎 三媳張玉蟬嘆:屈死的
【二二八.客家】建牌樓喜迎回歸祖國 仁醫張七郎卻冤喪槍下
【二二八.客家】秉持馬偕精神 張七郎手寫匾額鳳林教會展出
【二二八.客家】後山原客融合先驅 張七郎曾受贈榮譽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