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206-news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烏克蘭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要聞

客家「樟之細路」今植樹 古道布條反戰「為烏克蘭祈福」

莊 勝鴻 by 莊 勝鴻
2022 年 3 月 9 日
in 即時, 烏克蘭戰爭, 要聞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客家「樟之細路」今植樹 古道布條反戰「為烏克蘭祈福」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左)與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陳明珠今天到客家古道樟之細路植樹,並帶大家一同體驗古步道之美,沿途的布條正巧與烏克蘭國旗同色。莊勝鴻攝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莊勝鴻、蘇佑昇 / 苗栗報導】近期熱門的苗栗古步道——樟之細路吸引眾多遊客前往一探究竟,今天客委會及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在獅潭鄉鳴鳳古道(樟之細路中段)舉行植樹活動,因步道上繫滿黃、藍色的登山指引布條,而被外界稱為「挺烏克蘭之路」,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表示,三年前製作指引布條時,只是認為黃、藍色代表大地與森林天空,沒想到三年後全世界都關注這個顏色,「這完全巧合,也代表客家希望和平的願望。」

在現場主持的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陳明珠對這條步道相當熟悉,因為她在客傳會製作的網路節目「山上優雅」影片中,也有一集專門介紹「鳴鳳古道」,她在記者會時也表示,祈求遠在烏克蘭的戰火早日平息,希望這條客家人的古步道「能替烏克蘭祈福。」

這場植樹活動由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共同在苗栗縣獅潭鄉鳴鳳古道入口處共同為種下的樟樹澆水。這步道於2019年客委會推動國家級步道時開始修復,當時客委會在步道旁繫上代表天空、樹林的藍色(青色),以及代表土地的黃色布條,想為登山客在山林中指引方向,但近期卻因顏色恰巧與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國旗相同,讓山友驚嘆「真的太巧和!」陳邦畛表示,「樟之細路」識別布條主要目的是希望指引前往步道登山者能夠平安往返,「兩者顏色一模一樣,其實用意也一樣,希望祈求平安、和平」。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說這條路的歷史承載客家拓墾的故事,希望大家能來這裡感受客庄之美。莊勝鴻攝
客家妹陳明珠說現場的色調與最近的時事有點巧合,希望一起替烏克蘭祈求和平。莊勝鴻攝
參與樟之細路修復推廣計畫的工作人員齊聚登山口。宋佩遙攝

而種植的小樟樹只有兩歲樹齡,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指出,這樹是他從台北大同區的住處移植來的,他家裡會有小樟樹的原因是陽台上不知哪飛來的鳥銜來的種子,某日,他發現花盆裡突然有著植物發芽了,好奇之餘持續澆水,等到樹長大時才知是樟樹,他說,這奇特的過程彷彿訴說著台灣土地對我們的滋養,今日他特別把這棵遠從淡水河畔民宅上的樹,帶到它應該生長的地方,也希望國人能到台三線旁這條客家人先民開拓的古步道,體驗純淨的自然環境。

記者會結束後,陳明珠立刻換下禮服換上輕便的休閒服,帶著陳邦畛、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及在地生態文史工作者、步道志工等人上山,一行人一起走過吊橋,體驗步道周邊山水景緻。

「樟之細路Raknus Selu」總長270公里,起於桃園龍潭、止於台中東勢,大致沿台三線而行,是一條擁有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產業的美麗古道;「Raknus」是賽夏族和泰雅族人對「樟」的稱呼,「Selu」則是客語中「小徑」的意思,原客語言的組合告訴人們早年的族群衝突,也訴說著今後和平共榮的文化融合。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與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共同替樟樹灌溉。洪俊傑攝

 

客傳會董事長陳邦畛(左)與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陳明珠(右)愉快地一起尋訪樟之細路。洪俊傑攝
半世紀前(1973年)的樟之細路,這路原本是獅潭居民通往苗栗、頭屋地區的商業要道。翻攝陳雲錦作品
沿途都有鳴鳳古道的路標,方便遊客辨識。洪俊傑攝
如今這古道成為國人休閒旅遊的小徑。莊勝鴻攝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表示,樟之細路是一條蘊含歷史與文化的路,同時也是一條和平之路,過去在這條路上有許多故事,現在透過此路徑重新連結、彌平。她說今日種下的樟樹也有同樣的意義,在大家共同灌溉下,未來「要大家一起協力,共築和平夢想。」

對於客委會用心推廣客庄古道步行,且「樟之細路識別布條」在3年後意外和烏克蘭時事呼應,這些追求和平的種種巧合,讓現場參與民眾不禁說:「這真的是客家人的和平之路!」

山徑維持過去的樣貌,以自然的石塊、泥土修復,雖狹小但平坦。莊勝鴻攝
步道維持自然景觀,步道的修築都用現場的石頭或泥土。洪俊傑攝
加入好友
上一篇

竹田忠義祠點燃聖火 六堆運動會傳承金盃首亮相

下一篇

「錯錯錯」倒底是對還是錯? 波痞:讓你一秒變客家人

RelatedPosts

土耳其強震/孩子,撐下去! 10歲女童雙手護幼弟獲救
即時

土耳其強震/孩子,撐下去! 10歲女童雙手護幼弟獲救

2023 年 2 月 7 日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要聞

土耳其強震/台灣留學生約10人回報平安

2023 年 2 月 7 日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要聞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2023 年 2 月 7 日
下一篇
「錯錯錯」倒底是對還是錯? 波痞:讓你一秒變客家人

「錯錯錯」倒底是對還是錯? 波痞:讓你一秒變客家人

陳明珠嗨翻了!遊走樟之細路 「山上優雅」主持魂秒上身

陳明珠嗨翻了!遊走樟之細路 「山上優雅」主持魂秒上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影片/美軍 F22 擊落中國間諜氣球 擊殺20公里高空目標超震撼

    影片/美軍 F22 擊落中國間諜氣球 擊殺20公里高空目標超震撼

    64 分享數
    分享 26 Tweet 16
  • 世界級指揮家領軍客家合唱團 彭孟賢「沒有天才只有苦練後的完美」

    56 分享數
    分享 22 Tweet 14
  • 送別客家領路人徐智俊 2月23日舉辦告別式

    20 分享數
    分享 8 Tweet 5
  • 大地震1900死/台灣搜救隊首批前往土耳其 第二批90人今早出發

    12 分享數
    分享 5 Tweet 3
  • 4300人罹難!土耳其大地震傷亡震驚全球 我搜救隊深夜馳援

    11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寫客文】阿姆个八架床

    12 分享數
    分享 5 Tweet 3
  • 雪上加霜!土耳其強震逾1900死傷 災區飄雪不利救援受困者

    9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2
  • 悼!客傳會前總經理、資深金鐘媒體人徐智俊辭世 「客家後生的溫暖領路人」

    561 分享數
    分享 224 Tweet 140
  • 客人誌/客家將軍劉得金 「母語就像根、深化在記憶不忘記」

    172 分享數
    分享 69 Tweet 43
  • 土耳其強震/台灣中心發送食物予災民 天然氣管線受損擔心取暖

    5 分享數
    分享 2 Tweet 1

新聞來一客

土耳其強震/孩子,撐下去! 10歲女童雙手護幼弟獲救
即時

土耳其強震/孩子,撐下去! 10歲女童雙手護幼弟獲救

2023 年 2 月 7 日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要聞

土耳其強震/台灣留學生約10人回報平安

2023 年 2 月 7 日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要聞

土耳其強震/瓦礫堆中救出嬰兒 罹難者增至5000人

2023 年 2 月 7 日
土耳其強震災情遼闊 網紅圖佳盼台投入更多救援人力
即時

土耳其強震災情遼闊 網紅圖佳盼台投入更多救援人力

2023 年 2 月 7 日
寒假不一樣!小學生參訪講客電臺 體驗錄音間線上廣播「好害羞」
話題

寒假不一樣!小學生參訪講客電臺 體驗錄音間線上廣播「好害羞」

2023 年 2 月 7 日
雪梨雙年展澳洲巡迴展 排灣藝術家武玉玲作品入選
新聞學客語

雪梨雙年展澳洲巡迴展 排灣藝術家武玉玲作品入選

2023 年 2 月 7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台,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五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客委會外譯文學計畫今發表! 精彩客家文學正式與世界文壇連結

2023 年 1 月 31 日
激勵人心!11歲烏克蘭男童笑容傳遍全世界 12萬婦孺湧斯洛伐克

激勵人心!11歲烏克蘭男童笑容傳遍全世界 12萬婦孺湧斯洛伐克

2022 年 3 月 7 日
新竹縣民全部都有!通過客語認證獎勵金 最高可領5千元

新竹縣府加碼客語認證獎勵金 最高可領5000元

2022 年 8 月 8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View All Result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