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環境部依據碳費費率審議會決議的費率建議,核定碳費費率並完成相關法制作業程序後,於2024年10月21日公告「碳費徵收費率」將於2025年1月1日生效,一般費率:30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優惠費率依行業別分別是5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10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環境部依據「事業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2022年盤查結果,推估收費對象約500廠(281家公司,其中有141家上市櫃公司)。收費對象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155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約占全國總排放量54%。

環境部於2024年8月29日訂定《碳費收費辦法》及《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並公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碳費法,正式宣告我國邁入「碳定價時代」,而各界關心的「碳費徵收費率」也正式公告。依據《碳費收費辦法》規定,碳費徵收對象在2026年5月時,就要依2025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並繳交碳費。

環境部強調,碳費徵收是以減量為出發點,徵收對象如果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達到減量指定目標者,可申請核定優惠費率,為協助徵收對象順利銜接碳費制度,環境部將辦理自主減量計畫研擬說明會,同時經濟部也將啟動相關輔導機制,提供產業專業技術諮詢及輔導,協助產業申請自主減量計畫,爭取適用優惠費率。

環境部指出,目前全球有75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其中39個是碳稅費,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則有36個;以亞洲為例:日、韓、新加坡、中國、印尼已實施;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規劃中。我國採碳費先行,依《氣候變遷因應法》推動國內碳定價,採碳費先行,透過優惠費率鼓勵實質減量並搭配自願減量核發減量額度等多元機制,以大帶小擴大減量參與,加大加速減量。

至於中長程碳定價機制,我國將參考國際經驗,逐步發展總量管制下的碳交易制度。

環境部表示,為了讓碳費徵收對象有足夠的時間評估及規劃至2030年可達成減量目標,並且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我國碳費自2025年起開徵,2025年排放量正式納入碳費徵收計算;2026年起,收費對象依據2025年排放量及適用的費率進行繳費。

碳費的收費對象是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繳費時程自費率公告生效次年起,於每年5月底前,將前一年度全年排放量,依公告費率繳費。碳費計算:碳費 = 收費排放量 × 徵收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