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

拙作「苗栗縣劉派少主劉國昭謙和辭世」,勾起老一輩對1981年苗栗縣長、省議員選舉的回憶,那年因江聰仁脫黨參選縣長,打亂國民黨佈局,雖敗給黨提名的謝金汀,但所颳起的政治旋風,至今仍無人能比,公館還被譽為民主聖地。

1972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積極培養台籍菁英,即「吹台青」,音同當紅歌星崔台菁。國民黨中央推此政策,但地方黨部卻漸腐化,如1977年桃園縣長選舉因作票爆發「中壢事件」,脫黨參選的省議員許信良以壓倒性高票擊敗國民黨提名的歐憲瑜當選縣長。那年苗栗縣傅文政以最高票當選省議員,亦是國民黨提名失當。

何來美專欄/苗栗縣劉派少主劉國昭謙和辭世

苗栗縣客家人佔三分二弱,主要分佈在山線、中港溪流域;閩南人佔三分一強,主要在海線四大鎮,依地域與人口分佈省議員應各區產生一席,但1977年國民黨在海線提名魏綸洲,票源最少的中港溪卻提林佾廷、黃秀森,反觀票源最多的山線,臺大政治系畢業、當過公館鄉長的江聰仁爭取提名卻未果。

林佾廷、黃秀森分是前縣長林為恭、黃文發之子,國民黨遷就政治世家,未考慮地域均衡,人才拔擢,起初國民黨及另3位候選人沒把傅文政看在眼裡,還傳出想「搓圓仔湯」,造成同額選舉,但被傅文政所拒。正巧許信良所颳起的政治旋風也吹到苗栗,傅文政喊出「南方大團結」,以60279票最高票當選,魏綸洲、林佾廷連任,黃秀森得43787票落敗。

江聰仁(前排右五)參政只有1973年公館鄉長選舉獲國民黨提名,他就職時與卸任鄉長邱其湘(前排右六)、公館國中校長張殿臣、縣議員陳華木(前排左二、三),秘書陳日陞、代表會主席林銀雲(前排右一、三)等人合影。何來美翻攝
江聰仁(前排右五)參政只有1973年公館鄉長選舉獲國民黨提名,他就職時與卸任鄉長邱其湘(前排右六)、公館國中校長張殿臣、縣議員陳華木(前排左二、三),秘書陳日陞、代表會主席林銀雲(前排右一、三)等人合影。何來美翻攝

早在1972年的省議員選舉,國民黨為禮讓初出茅廬的林佾廷、黃秀森,中港溪刻意不提名,僅在海線提名魏綸洲,為「封殺」黨外省議員湯慶松,在山線卻開放黃肇文、江聰仁參選,結果魏綸洲、林佾廷、黃秀森當選,湯慶松、江聰仁以第一、二高票落敗。

國民黨遷就政治世家,未考量人才拔擢,地域平衡,1981年縣長、省議員選舉又再犯。那年有謝金汀、江聰仁、邱慶彰、張紹焱、張秋華、宋淵貴、江新元、范營源、謝壽榮、張鏡明等10人爭取國民黨縣長提名,都是大學以上,甚至獲國內外碩博士的菁英,最後在劉闊才支持下,台大法律系畢業任法官的謝金汀獲得提名,並推出次子劉國昭搭配競選省議員。

國民黨為「護航」劉國昭,省議員山線再度未提名,僅在中港溪提名林佾廷,海線則讓議長林火順報准參選,黨外省議員傅文政爭取蟬聯,另陳文輝、劉秋閏也參選,但選局是前4強爭3席。

江聰仁再爭省議員提名未果,憤而脫黨登記參選縣長,他跟連戰、邱慶彰是台大政治系同學,連戰時任青工會主任,曾打電話勸退,選罷法規定遷戶籍將喪失候選人資格,連他表哥林培麟、姊夫徐金錫在截止日前都勸退,但他硬頸不退。

1981年苗栗縣長、省議員選舉,在省立苗中操場的公辦政見會,湧進上萬名聽眾。何來美攝
1981年苗栗縣長、省議員選舉,在省立苗中操場的公辦政見會,湧進上萬名聽眾。何來美攝
1981年苗栗縣長、省議員選舉,在公館五穀宮的最後一場公辦政見會,不少聽眾爬上剛普渡完的桌椅,聆聽政見。何來美攝
1981年苗栗縣長、省議員選舉,在公館五穀宮的最後一場公辦政見會,不少聽眾爬上剛普渡完的桌椅,聆聽政見。何來美攝

江聰仁起初連在苗栗找競選服務處都難,謝金汀總部在台灣銀行舊址(現合作金庫),冷熱對比強烈,但選戰開打後,傅文政積極拉籠他,抨擊劉闊才父子是政治、財團世家;江聰仁也批評國民黨未重視人才與地域均衡,在太太公館國中老師魏玉英感性訴求下,「一女當關萬夫莫敵」,聲勢扶搖直上。

選前3天,公館、苗栗支持江聰仁的聲浪迅速沸騰,並外溢到其他鄉鎮,在省立苗中操場的公辦政見會湧進上萬名聽眾,當江聰仁講完人潮走了大半,讓國民黨起了戒心,全力動員顧票,最後謝金汀以95063票當選,江聰仁以80666票落敗,另3位候選人張鏡明、黃昌文、張榮顯則得票有限。江聰仁贏在山線,家鄉公館得票率高達近九成,謝金汀則靠海線、中港溪取勝。

江聰仁(1934–1998)兩度爭取國民黨提名競選省議員未果,1981年脫黨參選縣長,給黨提名的謝金汀極大威脅。圖為他後來參選國大代表發表政見的神情。何來美攝
江聰仁(1934–1998)兩度爭取國民黨提名競選省議員未果,1981年脫黨參選縣長,給黨提名的謝金汀極大威脅。圖為他後來參選國大代表發表政見的神情。何來美攝
公館國中數學老師魏玉英是江聰仁的太太,她發表政見訴求感性,有「一女當關萬夫莫敵」之勢。何來美攝
公館國中數學老師魏玉英是江聰仁的太太,她發表政見訴求感性,有「一女當關萬夫莫敵」之勢。何來美攝

省議員選舉林佾廷以最高票蟬聯,傅文政因江聰仁加持,以第二高票連任,林火順掉車尾當選,劉國昭以157票之差最高票落敗。江聰仁直到1986年的國大代表選舉,才擊敗謝金汀支持的縣府機要秘書葉英秀高票當選。

公館選民反威權,在1964年縣長選舉邱慶彰挑戰連任的林為恭就出現,林贏了17鄉鎮,唯獨公館敗給邱;1981年江聰仁再颳起政治旋風,鞏固公館民主聖地,直到2005年縣長選舉邱炳坤獲民進黨徵召,敗給國民黨的劉政鴻,邱也僅在公館、卓蘭略贏劉,不致全輸。

傅文政(1942–2003)1977年參選苗栗縣省議員,喊出「南方大團結」以最高票當選。圖為他後來參選發表政見。何來美攝
傅文政(1942–2003)1977年參選苗栗縣省議員,喊出「南方大團結」以最高票當選。圖為他後來參選發表政見。何來美攝
1981年縣長選舉江聰仁公館競選總部開票的熱鬧場景。何來美攝
1981年縣長選舉江聰仁公館競選總部開票的熱鬧場景。何來美攝
謝金汀(1936–2017)連任兩屆苗栗縣長,1988年苗栗縣主辦臺灣區運動會,他率運動員進場,神采奕奕。何來美攝
謝金汀(1936–2017)連任兩屆苗栗縣長,1988年苗栗縣主辦臺灣區運動會,他率運動員進場,神采奕奕。何來美攝
傅學鵬(左)常向江聰仁請益,後當選兩任苗栗縣長。何來美攝
傅學鵬(左)常向江聰仁請益,後當選兩任苗栗縣長。何來美攝
傅文政連任四屆省議員後,1993年獲民進黨徵召參選縣長,黃信介(右二)、許信良(右一)、施明德3位前後任黨主席前往聲援加持。何來美攝
傅文政連任四屆省議員後,1993年獲民進黨徵召參選縣長,黃信介(右二)、許信良(右一)、施明德3位前後任黨主席前往聲援加持。何來美攝
傅文政、趙绣娃夫婦曾是省議會令人稱羡的議員夫妻檔。何來美攝
傅文政、趙绣娃夫婦曾是省議會令人稱羡的議員夫妻檔。何來美攝
謝金汀、江聰仁(左一、二)曾是選舉政敵,難得一起陪省主席李登輝下鄉親察時。何來美攝
謝金汀、江聰仁(左一、二)曾是選舉政敵,難得一起陪省主席李登輝下鄉親察時。何來美攝
邱慶彰(右)與連戰、江聰仁是臺大政治系同學,1964年他挑戰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籍縣長林為恭,輸了17鄉鎮,卻在公館贏了林為恭。1981年他接受媒體採訪,左是中國時報記者李俊平、中是競選過立委的彭麒瑞。何來美攝
邱慶彰(右)與連戰、江聰仁是臺大政治系同學,1964年他挑戰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籍縣長林為恭,輸了17鄉鎮,卻在公館贏了林為恭。1981年他接受媒體採訪,左是中國時報記者李俊平、中是競選過立委的彭麒瑞。何來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