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
凌晨3時多,多數人還沈睡在夢鄉,但在苗栗市玉清宮前廣場賣菜的老農、老婦,有人已戴著頭燈在菜園裡摘菜,5時不到就擺攤就緒,等待早起晨運者購買嚐鮮;有人還遠從大湖馬拉邦山、銅鑼老雞隆山區下山趕集,披星戴月,展現謀生的堅韌與生命力。
苗栗市玉清宮(恩主公)主祀三恩主,是苗栗地區香火最盛的信仰中心,廟前停車場近一、二十年來已發展成苗栗市第四大菜攤市集,有數十攤,僅次於南苗、北苗與黃昏市場,除少數較年輕者開小貨車載農產品來賣外,多數是自種自售的老農、老婦,大都已七、八十歲,有位已90高齡,每天還從公館騎機車來賣,賣完才回家,但他不願透露姓名。
自稱與美國總統川普同齡的劉源錦,在玉清宮廣場賣菜已近20載,他凌晨3點半就戴著頭燈到菜園摘菜,洗淨後,用機車載來擺攤,因賣久了,有很多熟客,通常很快就賣完,早賣完早回家休息。
黃月秋已84歲,是前苗栗縣政府工友,退休後邊種菜,邊養生,因自家田地較遠,還借人家的地來種,她氣色紅潤,看來比實際年齡年輕,筆者逛市集那天,她攤位後方碰巧有輛黑色賓士轎車,顧客跟她開玩笑「黃太!您開賓士賣菜啊!」她笑說「是啊!賓士菜販」,自得其樂。



同是84歲的徐仁勇,家住苗栗市玉華里,也是自種自賣,吃不完的就加減賣,有時賣個千把塊,零用錢就有了,因賣的不多,經常清晨6點多就賣完了。
在大湖鄉東興村馬邦拉山下務農的劉文慧,夫婿、兒子都專業務農,所產蔬果多數賣給批發商,她則常自駕小貨車前來賣,利潤比批發好,凌晨3點半就開車下山,前後已賣了15年,前陣子是大湖桃李生產旺季,馬拉邦山下出產的血根李又大又甜,令人垂涎,賣得很好。
住在後龍鎮的曾先生是專業農民,除種一般蔬果,也產花生、竹筍、西瓜、玉米,每逢週二、四、六駕小貨車來賣,建立口碑後,老顧客越來越多,前來購買者以早起晨運的老人或上班婦女為多,蔬果自產自銷,早已獲得顧客信賴。
在銅鑼鄉老雞隆山區經營「灣灣與豆子小農場」的魏宏昌,他養蜂,養雞,也種木鱉果、印加果,甚至連太太鄒碧倩做的手工饅頭、鄰居阿婆做的豆腐乳,都用小貨車載來賣,農特產品非常多,是自產自銷的專業農民。



魏宏昌的土雞蛋碩大,蛋黃又鮮濃,一盒10粒賣100元,非常搶手,土雞蛋都是半野放母雞生的,他養最多時多達四百餘隻,為保護石虎還設有安全網,但沒想到前年9月卻遭8隻遊蕩犬一夜咬死160隻,損失慘重,讓他心痛不已,也暴露流浪犬管理問題。
住在三義的徐太太已73歲,也常騎機車載自種的蔬果來賣,她家種了3分多地火龍果,到火龍果生產旺季,她則專賣水龍果。
玉清宮廟埕的清晨市集,不僅小農菜攤多,亦有賣客家米食的攤位,而旁邊就是玉清公園,是市民晨起運動健身的好去處,運動完順便買新鮮蔬果、客家米食回家,既免再上菜市場,亦解決了早餐,可說一舉數得。
筆者在苗栗市住了四十餘年,因職業關係已習於晚睡晚起,竟不知玉清宮有熱鬧清晨市集,日前早起逛後,覺得非常貼進庶民生活。這些攤位一般清晨5點就擺攤,到上午8、9點前就收攤了,想健康又想嚐鮮者,要早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