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近期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 Fire)十分不安定。被稱為「全球最大火山口」的哥斯大黎加波阿斯火山(Poás Volcano)當地時間周一(21日)下午2時14分劇烈噴發。根據相關資訊,這次噴發產生大量氣體與火山灰柱,至少達到火山口上方2千公尺處。
法新社報導,根據哥斯大黎加火山與地震觀測所(OVSICORI)的資訊,此次噴發產生大量氣體與火山灰柱,至少達到火山口上方2000公尺處。當局表示,火山灰主要朝格雷西亞(Grecia)和薩爾奇(Sarchí)等高地移動,建議當地民眾佩戴口罩、用濕布遮蓋口鼻,並密封門窗以防止火山灰顆粒進入。
近期火山活動帶來的風險,波阿斯火山目前對公眾關閉,禁止未經授權進入保護區。哥國國家緊急委員會(CNE)提醒,波阿斯火山國家公園及托羅阿馬里約(Toro Amarillo)地區自上月(3月)31日起就持續處於「橙色警戒」狀態,而阿拉胡埃拉(Alajuela)、波阿斯(Poás)、格雷西亞(Grecia)、納蘭霍(Naranjo)、里約夸爾托(Río Cuarto)、扎爾塞羅(Zarcero)及薩爾奇(除托羅阿馬里約地區外)則處於綠色警戒。CNE呼籲民眾透過官方管道持續關注最新資訊,並遵循所有預防措施,以應對可能的新噴發事件。
過去三個月,全球多處火山發生顯著噴發活動,對當地環境、居民及航空交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太平洋火環帶周邊地區。日本鹿兒島縣的諏訪之瀬島的御岳火山口,本月7日起明顯噴發,夜間可見火山口發光,火山灰柱高度達1000公尺,火山灰沉降至距火山口3.5公里的十島村諏訪之瀬島分部。而同為鹿兒島縣的櫻島火山在相同時間也有顯著爆發。
而被稱為「全球最活躍火山」之一的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Kīlauea),自去年12月23日起持續間歇噴發至今,熔岩從南北兩個噴口噴出,火山噴泉最高達200公尺高空,周日(10日)測得二氧化硫(SO2)排放達每天1200噸,噴發高峰期可達每天5萬噸。火山玻璃(Pele’s hair)隨風散布,影響國家公園及附近社區。
今年3月,印尼爪哇島的默拉皮火山(Merapi Volcano)多次噴發,噴出高達1500公尺的火山灰柱,導致附近村莊覆蓋厚重火山灰。當局疏散數千名居民,並警告航空公司避開該區域。去年12月,菲律賓塔爾火山(Taal Volcano)進入活躍期,噴發火山灰和氣體,影響馬尼拉以南地區。數千人被疏散,當局警告可能出現更大規模噴發。
而在歐洲的火山運動也十分頻繁。今年1月,同樣名列「全球最活躍火山」的義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發生多次噴發,火山灰柱高達3000公尺,導致鄰近機場暫時關閉。當地農作物受到火山灰污染,居民被要求留在室內。今年2月,冰島雷克雅內斯半島(Reykjanes Peninsula)的火山系統再次噴發,熔岩流威脅附近基礎設施,包括地熱發電廠。雖然未造成重大傷亡,但當地旅遊業受到影響,部分道路關閉。
這些火山活動顯示全球火山活動近期趨於活躍,專家呼籲各國加強監測系統,並提醒民眾和航空業密切關注火山警報,以降低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