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天(21日)安息主懷。傳統上,教宗的葬禮需要精心策劃,但方濟各教宗生前剛批准簡化葬禮的複雜流程。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歷任教宗入殮都是使用柏木、鉛和橡木製成的3層棺槨;教宗方濟各則選擇簡單的內襯鋅木質棺材。
方濟各生前也取消了將教宗遺體安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靈柩台(catafalque)上,供信眾瞻仰的傳統。
根據教宗方濟各遺願,方濟各的遺體將放置於棺內並打開棺蓋,讓哀悼者致意。
方濟各也將成為100多年來,首位葬於梵蒂岡之外的教宗。他將長眠於羅馬4座宗座大殿之一的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t Mary Major)。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位於義大利羅馬,是天主教會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另三座是拉特朗聖若望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和聖伯多祿大殿。
教宗禮儀處負責編輯於去年4月29日出版教宗方濟各批准的第二版《教宗殯葬禮儀規程(Ordo Exsequiarum Romani Pontificis)》。新版《規程》引入多項變化,包括:教宗去世後,不再在遺體所在房間宣佈死亡,而改為在聖堂內宣告;遺體直接入棺;教宗遺體安放在開放棺木中,供信友瞻仰與敬禮;取消了傳統上使用的柏木、鉛製和橡木三重棺木設計。
教宗禮儀處禮儀長拉維利(Ravelli)總主教解釋說:「推出第二版首先源於教宗方濟各的要求。他在多個場合表示,希望對某些禮儀進行簡化和調整,使羅馬主教的葬禮,更充分地表達教會對復活基督的信仰。此外,更新後的禮儀,還需要更加明確地突出,羅馬教宗的葬禮,是牧人和基督門徒的葬禮,而非塵世權勢的儀式。」
新規定還包括:遺體轉移到大殿前,將安放在唯一的內置鋅製棺材內。此外,取消了將遺體遷移至宗座大樓的儀式。在聖伯多祿大殿,只進行一次遺體移送,包含棺材的封閉及葬禮彌撒。教宗遺體安放於棺木中直接展示,而非置於靈柩台(catafalque)上;在遺體展示期間,棺木旁也不再擺放教宗權杖。
至於在安葬地,由於取消將柏木棺置於鉛棺和橡木或其他木質棺中的程序,這一環節有顯著的簡化。

翻攝Vatican News網站

方濟各將長眠於義大利羅馬的羅馬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t Mary Major)。

翻攝Vatican News FB
另外,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總統賴清德已於第一時間,指示駐教廷大使館轉致總統唁電,表達台灣人民及政府深刻哀悼,外交部長林佳龍也立即向教廷駐台大使館代辦馬德範(Stefano Mazzotti)轉達台灣悼念之意,外交部也同步向台灣天主教主教團主席李克勉主教表達慰問。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秘書長陳科表示,目前教宗方濟各辭世消息才剛傳出,會先與主教們、教廷駐華大使館進一步討論後續事宜;未來一定會為教宗舉辦追思禮儀。
陳科說,他昨天還在梵蒂岡的官網上,看到方濟各坐在輪椅上、對外打招呼的樣貌,感覺滿健康的,沒想到今天收到這個不幸的消息。第一時間,他還直呼「真的嗎?」直到國際媒體紛紛發表相關訊息才確認;但因為消息實在來得太突然,需要先與主教們、教廷駐華大使館進一步討論後續事宜,時間、地點需要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