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甫過世的教宗方濟各在今年1月及3月,分別出版兩本自傳《希望(HOPE)》《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Life. La mia storia nella Storia)》,他在自傳中闡述,他的初戀、熱愛足球、支持同性戀結婚;對於教宗選舉,他也詳述本篤十六世引退後教宗選舉、他當選教宗選擇方濟各這個名號,感嘆悲傷「榮休的教宗形象,被肆無忌憚的人,用於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十年來,這些爭論一直存在,而且對雙方都有傷害。」

今年短短三個月出版兩本自傳

方濟各的第一本自傳《希望(HOPE)》、於今年(2025年)1月14日,在全球80個國家發行。這本自傳由方濟各與意大利記者穆索(Carlo Musso)合作撰寫。書中有教宗親自提供的個人和未發表的資料,這本傳記撰寫時間長達6年,首先講述了20世紀初教宗方濟各的意大利血統和他的祖先勇敢地移居拉丁美洲的故事。書中也提到教宗的童年、青年時期的興趣和擔憂、他的聖召和成年生活,以及直到現今的整個教宗牧職。《希望》英文版在美國由「藍燈書屋(Random House)」出版,在英國由「維京出版社(publisher Viking)」負責;義大利文版由「蒙達多利(Mondadori)」公司出版。

《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Life. La mia storia nella Storia)》由教宗與意大利記者拉戈納(FabioMarchese Ragona)合著,方濟各的這第二本自傳,是他在今年2月14日因病感染住院後,於今年(2025年)3月19日在歐美地區上市。

強調幽默和喜樂之心的重要

《希望》是首度有教宗親自口述歷史、提供照片資料的自傳,方濟各在自傳中,細述許多不為人知的軼事,並強調「幽默感」與「常保喜樂之心」是克服困難的良藥。

方濟各在《希望》自傳中描述,他的家庭教育很重視幽默感,「即使經歷困難痛苦的環境,微笑也能讓人找到重回正軌的力量。」他舉例,曾有人跟他分享有關信仰的笑話,說嘗試逗上帝開心是件好事,不過上帝無所不知,因此最後一定會被「破梗」,他認為這類幽默笑話,對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助益。

對於越來越多現代人的憂鬱議題,方濟各在《希望》中建議大家,「要不惜代價,避免沉溺於憂鬱當中。」

方濟各在《希望》中還表示,據他了解,許多歷任教宗都很愛開玩笑,例如已故教宗「若望二十三世(Pope Giovanni XXIII)」曾在演講中提到,「我曾在半夜思考一堆嚴重問題,決定隔天去向教宗報告,後來我一身冷汗驚醒,才想起,我自己就是教宗。」

《希望》中透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Giovanni Paolo II)」在擔任樞機主教時,曾有一位年長拘謹的樞機主教,責備他不應去滑雪、登山、騎自行車、游泳,認為從事這些活動,有失身分;若望保祿二世俏皮回答:「是您有所不知,這些活動在波蘭很受歡迎,有多達50%樞機主教熱衷此道。」其實當時波蘭僅有兩位樞機主教。

自我解嘲可以治癒自己、避免自戀

方濟各認為,「懂得自我解嘲是良藥,可以啟發他人、治癒自己,克服自戀的誘惑。」

他還以一則笑話說明自戀的危險。他在《希望》中表示,有個虛榮的耶穌會士,因為要進行心臟病手術,他憂慮地問上帝「自己是否大限已到?」上帝回答他「還能活40年。」這為耶穌會士就在醫院完成心臟病手術後,順便做了整容、植髮、抽脂等改造手術,結果他走出醫院時,立刻被車撞死,他在上帝面前抗議「您不是說我還能活40年?」上帝回應「哎呀,抱歉,我沒認出是你。」

自述曾經對初戀女友的迷戀

方濟各在相隔僅兩個月出版的《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Life. La mia storia nella Storia)》傳記中,他則透露他的第一任女朋友在電影院工作,他說他是在參加一次婚禮時,被一名漂亮的女孩迷住:「那一週,我的腦海全是她的身影,使我很難專心禱告。幸運的是,那些都過去了。」

教宗還在第二本自傳中,談到他熱愛的足球。他用一整章的篇幅談論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Diego Maradona)」。馬勒當拿1986年以「上帝之手」擊倒英格蘭球隊奪冠。方濟各回憶道:「我在梵蒂岡接見馬勒當拿時,曾打趣地問他:『所以,犯罪的是哪一隻手呢?』」

面臨外界對方濟各批准同性伴侶在特定條件下可獲教會祝福,有宗教的保守者批評他正在「摧毀教宗」;方濟各則是語帶嘲諷地表示:「如果我仔細閱讀針對我的所有言論和文章,我可能需要每週看一次心理醫生。」

方濟各在《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中表示,如果引退,他將不會成為榮休教宗,而「只是位羅馬的榮休主教,」住在聖母大殿,「重新做一名聽告解者,為病人送聖體。」這是他本人對他引退後可能出現的情況的澄清,但他強調,這是一個遙遠的假設,因為不存在如此嚴重的原因需要想出這個可能性,儘管有困難的時刻,但他從未考慮過這種可能性。

在300多頁的《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內容中,涵蓋了方濟各的一生,從他與家人,尤其是祖父母的關係,到他們於 1929 年移民到阿根廷,他在修道院時期「小小的迷惘」,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方濟各是義大利裔阿根廷人,他在1958年加入耶穌會,2001年由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成為首位出身於拉丁美洲、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書中講述了阿根廷獨裁統治的歷史,本名貝爾戈里奧(Bergoglio)的方濟各在魏地拉(Jorge Rafael Videla)將軍執政期間收留處境危險的年輕人、他試圖拯救他的老師埃斯特(Esther)卻未能成功的故事。

方濟各表示,埃斯特(Esther)老師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無神論者,但「埃斯特尊重別人,她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卻從不攻擊信仰。她教會我許多政治知識。」這段回憶,讓方濟各有機會再次重申,「談論窮人並不自動意味著是共產主義者,因為窮人是福音的旗幟,是耶穌心中的人,在基督徒團體內,人們分享財物,這不是共產主義,這是純粹的基督信仰。」

《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回顧貝爾戈里奧在維護人的生命方面的思想,談到「從受孕到死亡」的人的生命,指責「墮胎是謀殺」,「子宮出租的做法是不人道的。」

難忘本篤十六世引退、他獲選教宗的政治傷害

本篤十六世的引退、隨後的教宗選舉以及他當選為教宗並選擇了方濟各這個名號,這些是教宗方濟各《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的一個篇章。他描述他看到本篤十六世榮休教宗的形象被利用、被肆無忌憚的人用於意識形態和政治目的,以及由此產生的爭論,「十年來,這些爭論一直存在,而且對雙方都有傷害。」

支持同性戀婚姻、反對墮胎與代孕

在方濟各的想像中,「教會是一個慈母教會,她擁抱和接納每一個人,即使是那些覺得自己犯錯的人及那些過去曾被我們指責的人。」他想到那些「尋求上主卻被拒絕或驅趕的同性戀者或變性人。」方濟各重申他同意「對非正常伴侶予以祝福,因為所有人都是天主所愛的,尤其是罪人。」

但如果主教弟兄們,決定不這樣做,這並不意味著是分裂的前奏,因為教會的教義並沒有受質疑。如果同性婚姻仍然是不可能的,那麼民事結合並非不可,因為「這些生活出愛的恩典的人,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如同其他人一樣,是合情合理的。」

此外,方濟各並不掩飾那些認為他「正在摧毀教宗制度」者對他的傷害,如果「總是有人試圖為改革踩剎車,總是有人願意停留在教皇-國王時代,」事實仍然是,儘管「梵蒂岡是歐洲最後一個絕對的君主制國家,而且這裡常有人推行宮廷的思維和策略,但這些規則必須徹底放棄。」

教宗方濟各逝世 享壽88歲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梵蒂岡稍早發出聲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復活節隔天(4月2…

方濟各教宗過世/一文看懂教宗身分、歷史、選舉制度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88歲的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日前因雙側肺炎住院,病情時好時壞…

教宗方濟各的自傳《希望》
教宗方濟各的自傳《希望》
教宗方濟各自傳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Life. La mia storia nella Storia)》。
教宗方濟各自傳生平:我在歷史中的經歷(Life. La mia storia nella 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