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祭出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讓經濟衰退風險升溫。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18日)根據三種情境發布經濟預測,評估在中性情況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無法「保2」、剩1.66%。中經院長連賢明另預測,川普政府內心的理想稅率可能15%起跳,台灣如果能談到15%,或許已是不錯結果。
川普今年4月2日,川普再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9日宣布暫緩90天,在此期間實施10%對等關稅,但美中角力持續,關稅稅率不斷拉高。
中經院今天舉行經濟預測記者會,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這次預測是在非常艱難的狀況下做出決定,因為對等關稅結果目前仍未明朗,因此針對樂觀、中性、悲觀3種情境做出預測,他推測,最終結果落在樂觀與中性間的機率較高。
樂觀情境有3大假設:一是4月9日實施的美國對等關稅延遲90天緩衝期;二是部分科技與3C產品列為關稅豁免清單;三是台灣適用關稅稅率為10%,關稅議題未釀成全球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樂觀情境下,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85%。
中性情境的前2項假設與樂觀情境相同,不過台灣適用關稅可能高於10%,但仍與主要競爭對手稅率相近,未處於相對不利情境;中性情境的經濟成長率降至1.66%。
至於極端情境,全球出現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情形,則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降至0.16%。
連賢明認為,落入極端的悲觀情境可能性不高,可能僅10至20%的機率。
至於通膨走勢,考量美國關稅課徵後的國際大宗物資走勢與國內費率調整等因素,中經院預估在樂觀及中性情境下,2025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CPI)分別為2.08%及1.99%。
連賢明表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廠商不知道未來局勢會怎樣發展,大家都在觀望;儘管對等關稅暫緩90天,大量急單湧入,但這種情況恐怕不會持續太久,仍得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台灣是否受到波及?連賢明表示,美中兩大經濟體都是台灣主要貿易國家,對台灣一定有影響,必須戒慎恐懼,但要評估衝擊還太早;他認為,美中關稅角力僵局應不會持續太久,到某個時間點,雙方還是會想辦法坐下來談。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不過各國與美談判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認為,川普政府內心的理想稅率可能15%起跳,外界不要認為台灣可以從零關稅談起,這不見得是川普想要的局面,如果台灣能談到15%,或許已是不錯結果。
連賢明認為,川普目的是要製造業回流美國,如果零關稅,廠商就沒有必要赴美投資,這不是川普想要的,因此川普對外加稅、對內減稅,迫使廠商赴美投資。他進一步指出,美國減稅方案預估4年、會造成高達2兆美元的赤字,換言之,他必須創造1年5千億美元左右收入;若以美國去年3.3兆美元的進口金額來看,關稅稅率至少要拉到15%。
有鑑於此,連賢明認為,考量台灣對美順差較高,預測台灣可能關稅稅率大概在15至20%,這已經是不差的結果。
連賢明提醒,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引起社會譁然,紛紛要求政府加速談判,但心態應該是「早掛號慢慢談」,貿易談判非常複雜,如果要馬上談出結果,唯一可能就是對美要求全面接收;另外,關稅大戰才開始,隨著大型經濟體加入關稅戰,川普政府國內壓力將持續升溫,後續發展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