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洗牙清除牙菌斑、牙結石,有助於預防蛀牙、牙周病,傳言說法錯誤。

(2)健保「抽神經」採「同一療程」支付,傳言「分好幾次抽、健保點數賺好賺滿」為錯誤資訊。

網傳「說穿了 就是要賺健保點數」為開頭的貼文,提到越洗牙越蛀牙,抽神經還要分好幾次抽,健保點數賺好賺滿、洗牙就是把牙齒保護層洗掉,很容易受傷。但牙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洗牙是洗掉有害口腔健康的「牙菌斑」、「牙結石」,反而不定期洗牙才會提高蛀牙、牙周病的風險,傳言說法違反牙醫學理、與事實相反,傳言錯誤。

洗牙會害蛀牙抽神經?

原始謠傳版本:

說穿了 就是要賺健保點數

而且越洗越蛀牙 抽神經又能賺一筆 抽神經還要分好幾次抽 健保點數賺好賺滿 假牙又可以賺一波 一個療程至少跑10趟

之前有一陣子去抽神經 裝完假牙 醫生還好心的幫你洗牙 然後提醒你要定期來洗 結果定期
還洗感覺越洗越不對勁 怎麼牙齒常常痛 然後又要抽另一個神經 之後嚇到不敢洗牙 到現在
就沒抽過神經了

洗牙就是把你牙齒保護層洗掉 就像皮膚去角質後 很容易刺傷刮傷 洗掉保護層你會覺得是
好事嗎?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一)洗牙洗掉牙菌斑 才能避免蛀牙、牙周病

傳言提到「越洗牙越蛀牙」、「定期洗牙、越洗越不對勁,牙痛又要抽另一個神經 」、「嚇到不敢洗牙,就沒抽過神經了」等。MyGoPen 致電諮詢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高雄蘇文藝牙醫診所院長蘇文藝,他表示傳言說法錯誤,不洗牙反而容易蛀牙、牙周病,洗牙是洗掉牙菌斑、牙結石,細菌形成的牙菌斑,就是造成蛀牙、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源,所以不洗牙反而增加將來蛀牙、牙周病的風險

蘇文藝指出,口腔中的細菌會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會硬化為「牙結石」,定期「洗牙」就是要清除牙菌斑、牙結石,洗牙這個動作不是刷牙能夠取代的,不管是一般牙刷或是電動牙刷,都無法刷掉比較深層、躲在牙肉裡面的細菌跟結石,如果放任牙菌斑、牙結石堆積,則會產生牙齦炎、或「牙周囊袋」

蘇文藝表示,健康正常的情況下,牙齦會緊貼著每顆牙齒,兩者之間會有 1 到 3 毫米的深度,但是包括牙齦炎在內的牙齦疾病,會加深這個空間、形成「牙周囊袋」,滋生更多的細菌,進而使得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甚至脫牙等嚴重的後果,只有牙科的器械才有辦法深入囊袋清潔,甚至有時候洗牙還未必能清得乾淨,健保有一個項目叫「齒齦下刮除術(含牙根整平術)」 ,就是用更特別的器械除去牙周囊袋中的細菌、牙結石,由此可見,定期洗牙是最基本的清潔與保養,傳言說洗牙「刮傷保護層」為錯誤說法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 牙周不健康 易成無齒之徒

(二)健保提供 12 歲以上每半年洗牙 高風險 3 個月

蘇文藝指出,健保給付 12 歲以上民眾每半年洗牙一次,但實際上每個人的口腔健康情況不同,民眾可以遵照牙醫師的醫囑,牙醫師要求下次什麼時候洗牙,那就依牙醫建議的時間、頻率定期洗牙,此外健保也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每 3 個月洗牙一次的醫療照護,讓懷孕、糖尿病,或是帕金森氏症、中風、洗腎、癌症等以及口乾症患者,能加強洗牙以提高口腔健康、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生,蘇文藝強調,甚至有的病患口腔衛生真的很不好,他也會請病患不到三個月就要再來洗牙,以健保「牙周病統合治療方案」的方式追蹤病情、幫助病患,而不受限於支付項目規定什麼對象幾個月洗牙的問題。

(三)抽神經以「療程」支付 不管分幾次健保點數都一樣

傳言提到「抽神經還要分好幾次抽,健保點數賺好賺滿」。蘇文藝強調,抽神經的健保支付項目叫做「根管治療」,健保的根管治療採「同一療程」支付,不管病患來三次、五次、十次都一樣,就是包裹給付,不會因為病患分成十次治療就申請十次的健保,傳言說法是錯誤資訊。

(四)健保開辦就有洗牙 30年大規模公衛政策

蘇文藝強調,洗牙從健保開辦時就已經納入健保給付項目,健保從 1995 年 3 月 1 日上路至今剛好滿 30 年,這麼大規模、這麼長期的國家公共衛生政策,對全民口腔健康的保障禁得起檢驗,蘇文藝提醒,一般民眾往往忽略口腔衛生不佳與心肌炎、阿茲海默症、某些癌症等全身性疾病風險有關,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以為口腔健康只侷限於口腔,更切勿誤信傳言而錯失治療時機或延誤病情。

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將洗牙「有助於」預防蛀牙,講成相反的洗牙害蛀牙,並將洗牙錯誤比喻為皮膚去角質,洗牙是洗掉「細菌」形成的「牙菌斑」、以及牙菌斑硬化形成的「牙結石」,牙菌斑、牙結石都是有害口腔健康的致病源,與皮膚天然角質層的保護作用完全不同,傳言說法錯誤。

專家提醒,深層的牙菌斑、牙結石會藏在牙齦與牙齒之間的縫隙,並非一般牙刷或電動牙刷能清掉,必須由牙科用來洗牙的專門器械去處理,如果長期不洗牙、恐會形成「牙周囊袋」滋生更多細菌而導致牙周病等口腔問題,傳言說法為錯誤資訊。

衛教資源:

衛福季刊 – 牙周病防治 正確潔牙∼一輩子的功課
三軍總醫院 – 什麼是牙周疾病
台大醫院 – 牙髓牙周疾病與全⾝其他疾病之關聯

諮詢專家:

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牙醫師 – 蘇文藝

延伸閱讀:

【錯誤】網傳塗氟濃度提高害幼童?毒素累積在骨骼?不實說法!推行多年公衛政策
【查證】免費定期塗氟新增糖尿病、洗腎患者等對象?新制專案納入!符合資格適用
【錯誤】起床先喝水再刷牙?吞口腔微生物代謝物促進健康?不實說法!醫師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