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衛福部去年預告檳榔專法草案,明訂兒少、孕婦不得嚼食等,草案60天預告期昨天期滿。衛福部表示,收到逾4500則正反意見,以建議暫緩居多,主要針對業者登錄、禁檳場所、檢驗標準等,將納入研議。

嚼食檳榔是導致口腔癌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2003年就發表「檳榔子屬第1類致癌物」,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檳榔是直接造成口腔健康危害物質,尚待建立有效管理制度。

衛福部2024年12月18日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明訂禁止嚼用檳榔場所,更禁止未成年人及孕婦嚼用,但研擬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祭儀有使用檳榔必要者,不受此規定限制。預告期60天,昨天期滿。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今天說明,在「眾開講」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有4423則意見,尚不包含直接發文和寫信的,約上百封,總共超過4500則意見。

張雍敏指出,收到的意見以「建議暫緩推動」比較多,主要針對檳榔業者登錄、禁止檳榔場所以及檳榔檢驗標準等3個面向,希望重新考慮及討論。

張雍敏表示,針對大家擔心的部分,會納入後續條文研修方向,並邀業者、公衛醫療團體一起討論,還需整理各方意見,看大家的共識程度如何,公開透明溝通,因此目前沒有具體時間表。

檳榔屬一級致癌物,衛福部2024年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明訂兒少、孕婦不得嚼食等,17日期滿。衛福部表示,收到逾4500則正反意見,以建議暫緩居多。中央社
檳榔屬一級致癌物,衛福部2024年預告制定《檳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明訂兒少、孕婦不得嚼食等,17日期滿。衛福部表示,收到逾4500則正反意見,以建議暫緩居多。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