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版】
除夕夜禁忌與習俗:迎新年要注意哪些事?
【鍾惠欣/桃園龍潭四縣腔】除夕,又稱大年三十,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同時也是春節的開端。在這個辭舊迎新的重要節日裡,家家戶戶團聚守歲,共度歡樂時光。然而,為了讓新的一年更加吉祥順遂,有些傳統的習俗與禁忌需要特別留意。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除夕禁忌,帶您了解其中的文化意涵:
1. 傍晚過後洗澡
每到除夕,是不是常被長輩催促著在傍晚前洗澡?其實這是因為「洗衣服」、「曬衣服」在除夕夜被視為禁忌,而早早洗澡也有避免「洗去財氣」的傳聞。
2. 忌倒垃圾、掃地
除夕夜絕對不要掃地或倒垃圾,因為這被認為會將家中的福氣和財運一併掃出門。如果需要清理,建議從外往內掃,象徵把福氣迎進家中。
3. 忌吃光年菜
「年年有餘」這句話家喻戶曉,因此年菜不能全部吃光也成為一項過年的禁忌。留下一些年菜,特別是魚頭和魚尾,不僅象徵福氣綿延,也代表新的一年有頭有尾,充滿吉利。
4. 忌關燈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保持燈火通明,稱為「光年」。不熄燈的習俗象徵新的一年充滿光明,帶來無限的希望與好運。
5. 不打碎物品
除夕夜要特別小心碗盤等物品,避免打碎,因為這被視為不吉利。若不小心打破,需立即說「歲歲平安」以化解不祥。
除夕夜的禁忌習俗不僅傳承著古老智慧,也寄託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待。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
【客文版】
年三十个禁忌摎風俗:迎接新年愛注意哪兜事情?
「除夕」用客話講安到年三十,係舊曆年个最尾一日,也係春節个起頭。在這個迎接新一年个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團圓守歲,共下歡喜過節。為著分新个一年還較順序,有兜傳統風俗摎禁忌愛特別留意。講客三分鐘新聞整理常見个禁忌,帶你共下來了解:
第一:臨暗過後做毋得洗身
年三十該日,長透會聽著屋下長輩緊逐大家去洗身!這係因為「洗衫」、「曬衫」係三十暗晡夜个禁忌,暗晡夜洗身會「洗去財氣」。
第二: 做毋得倒垃圾、掃地泥
三十暗晡夜千萬毋好掃地泥抑係倒垃圾,因為會摎屋下个福氣同財運掃出去。係講需要拚掃,建議對屋外背掃到屋裡背,代表迎接福氣。
第三:做毋得摎團圓飯全部食忒
「年年有伸」這句話係大家都知个祝福話,故所食團圓飯个時節,毋好全部食忒。愛記得留兜仔年菜,特別係愛留等魚頭摎魚尾,代表福氣綿延 ,新个一年「有頭有尾」,係當吉利个意義。
第四:毋好關電火
三十暗晡夜愛保持電火通明,這安到「光年」。代表新个一年係光明个,帶來希望同好運。
最尾一個係:毋好打爛東西
三十暗晡夜愛細義拿好碗盤這兜東西,毋好打爛忒。係講毋細義打爛忒,愛記得遽遽講「歲歲平安(碎碎平安)」。
三十暗晡夜个禁忌同風俗毋單淨係老頭擺个智慧,也代表係對新个一年个美好期待。分享以上風俗分大家參考,共下過好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講客廣播電臺
官網網路收聽:https://www.hakkaradio.org.tw/
Android版 APP下載:https://reurl.cc/8GWlXd
IOS版 APP下載:https://reurl.cc/O1pb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