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金曲歌后魏如萱(娃娃)昨天(6日)在社群Threads 分享一則趣聞:「研究發現『菇菇們能互相溝通』,會私下聊即將遇到的危險!三菇六婆?」她表示,這幾天睡前一直會想到這則新聞,直呼「好想聽他們聊天喔!」有歌迷敲碗娃娃為金針菇寫歌,還有人用諧音梗:「早上會菇摸寧(Good morning)、晚上會菇耐(Good night)」。

金曲歌后魏如萱

擁有有4分之1客家血統的魏如萱哼唱《茶金》主題曲〈查有此人〉。資料照。洪俊傑攝

金針菇

英國研究發現,4種真菌能以菌絲傳遞「電磁脈衝」,進行個體之間的對話。資料圖源。取自envato

這項研究其實是2022年發表的,因為魏如萱的分享,再次掀起熱議。英國科學團隊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發表,觀察金針菇(Enoki)、裂褶菌(Split Gill)、幽靈真菌(Ghost Fungus)及冬蟲夏草(Caterpillar Fungi)等4種不同真菌,發現它們能夠以菌絲傳遞「電磁脈衝」的方式,進行個體間的對話。

有些以木材為食的真菌,在菌絲與木材接觸時,會以較高頻率的電磁脈衝傳遞,彷彿在向附近的同伴分享「好消息」;當它們處於危險環境時,則會發送特殊訊號,幫助同類獲取更多有關環境資訊。

真菌們以長短不一的電波對話,研究人員從4種真菌對話中,辨識出 50 多種單字。

研究教授安德魯(Andrew Adamatzky)表示,真菌之間的「對話」,很可能是為了維持族群的完整性,其功能類似於狼嚎。而真菌溝通的方式,與人類神經細胞傳遞訊息模式,高度相似。

主要生長在中國青藏高原地區,寄生於蝙蝠蛾幼蟲,珍貴中藥材,是極昂貴的藥用真菌。翻攝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官網
主要生長在中國青藏高原地區,寄生於蝙蝠蛾幼蟲,珍貴中藥材,是極昂貴的藥用真菌。翻攝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官網
經觀察,研究人員從4種菇菇的對話中,辨識出 50 多種單字。翻攝自Language of fungi derived from their electrical spiking activity 研究
經觀察,研究人員從4種菇菇的對話中,辨識出 50 多種單字。翻攝自Language of fungi derived from their electrical spiking activity 研究

研究原文 Language of fungi derived from their electrical spiking activity

 

在 Threads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