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法國國會當地時間4日,通過對法國總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的不信任動議,他領導的少數派聯合政府上任僅3個月就垮台。這是1962年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擔任法國總統時,總理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因不信任投票下台以來首見。
法國極右派與左翼議員聯手,對巴尼耶及其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以331票過半數通過此案。法國國會4日通過不信任動議,是繼1962年總理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以來首見;巴尼耶上任短短3個月就倒台,也是法國自1958年進入第五共和(Fifth Republic)以來最短命的總理。
巴尼耶預計將於台北時間5日下午5時總統府向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遞交辭呈;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表示,馬克宏並將於台北時間6日凌晨3時發表全國演說。
強硬左派和極右派重懲巴尼耶,是因為他運用特殊憲法權力,在未經國會最終表決下,強行通過不得民心的部分預算。這項提案尋求削減600億歐元(約新台幣2兆589億元)開支,以減少法國不斷攀升的預算赤字。極左政黨不屈法國(LFI)國民議會黨團主席帕諾(Mathilde Panot)說:「我們現在呼籲馬克宏下台。」她呼籲「提早舉行總統大選」,藉此解決日益加劇的政治危機。
馬克宏總統任期要到2027年才交棒,他昨天已斷然否決下台呼聲,說這樣的情況與「政治小說」無異。
法國如今面臨一段重大的政治渾沌期,而這已經讓法國主權債券和股票投資人不安。本週稍早,法國借貸成本一度超越了一般被視為風險要高得多的希臘。
不僅市場緊張,法國還得準備好因應公部門的罷工行動。在各大工會呼籲包括教師和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在內的公務員明天罷工之下,危機感與日俱增。
馬克宏為阻止極右派勢力推進,提前在今年7月1號舉行國會選舉,不料極右翼得票率33.2%居首,左翼約為28.1%,馬克宏所屬的執政黨僅21%為歷史性挫敗。
當時法國極左派領表示,馬克宏的中間派聯盟在國會改選中遭受「沉重且無可辯駁」的挫敗,呼籲法國民眾在第2輪選舉中投票反對極右派。第2輪投票於7月7日舉行,法國左翼聯盟成為國會最大陣營。
不料馬克宏今年9月卻任命73歲保守派前歐洲聯盟英國脫歐事務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為總理。左翼痛批馬克宏、數以千計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巴尼耶所屬的中間偏右「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只是席次不到50席的國會第5大黨。左翼政黨領袖、工會和學生團體號召展開大規模抗議、罷工。
法國政局朝野關係持續緊繃,最新預算案僵局使得政局更加不穩。
根據法國公眾意見機構和菲杜奇(Ifop-Fiducial)民調,約53%法國民眾對巴尼耶提出的預算案感到憤怒,希望巴尼耶政府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