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他手機裡的google地圖標示了1000多個等著去的地方,是產地也是路上的美食,工作即是品嚐,「我從小就很愛吃,也很會吃。」曾為科的姐婆(ziaˊ po,海陸腔,外婆)曾經是鄉裡最大的辦桌總鋪師,席開八十一百桌不是問題,後來由他母親繼承,在南庄街上開餐館,並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可說是南庄人的口味代表。
「她做新菜都會先給我試,或菜要上桌前給我先吃,從小這麼吃到大,非常滿足,有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的食慾建立了曾為科品味的起點,他和姐姐每到假日就要幫忙端盤子當水腳,可說是在廚房裡長大的小孩,從事餐飲以此創業對他來說似乎再自然不過,而且他可以不用離家離開南庄,至於他鍾情的環島找食材,就像是去旅行一樣快樂。
當然,做餐飲創業對年輕人來說,資本可大可小容易掌握,曾為科認為是比較不容易失敗的選擇,而曲奇是他離開大公司,到八里的穀研所深造結業後,在餐飲業求職實習之旅的終站;他從大飯店的廚房開始,再涉足知名品牌的中央工廠,最後去熱門網紅店結業,換了三個廚房之後的選擇,「我看事情很容易從政治的角度去挖掘,覺得這樣會更深入,然後就會發現我們的島嶼沒有記憶,而我的客家味蕾告訴我可以透過味道喚醒記憶,才會連結到我的文化。」問他為什麼選西式小餅乾來創業,曾為科卻先說自己的信仰,這一點跟時下的返鄉青年在地方經營的態度倒頗為相像,「曲奇只是個載體,它可以是任何甜點,像是冰淇淋我也考慮過,因為這些食品可以讓我實驗台灣在地物產,或者說客家味。」
曲奇有+的小餅乾(cookie,譯作曲奇)從麵粉、奶油到添加的口味(香料)全部都是台灣在地產食材,這種起源於古波斯的西式餅乾,只需要麵粉、奶油、水和糖,做出單純的原味,而為了地方特色添加的香料就是口味,最常見的是巧克力和香草口味,而在台灣最能表現地方特色當然就是茶葉口味,這就是曾為科想要有所發揮之處,他熱愛這個步驟,這個步驟能讓他環島一圈又一圈樂此不疲。
「 一開始就打算先在南庄駐點,之後要在各大百貨公司快閃,這樣我就可以到處觀察台灣。」聽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一副要選總統的架勢啊,但他的策略似乎成功了,果然是業務高手,所有的規劃都循序漸進地朝自己的方向前進。
所以他可以耽溺在最喜歡的「選物」事項,時下最流行的開店方式,也是當代年輕人展現自己品味的做法,曾為科觀察,如果全部的原料都要用台灣食材,主要原料麵粉和奶油幾乎沒得選擇,因為這兩大類不是台灣傳統食材,做的人非常少,但就是這種唯一讓他熱血沸騰,「每到一處產地拜訪都讓我感動,他們的理念我都感同身受,讓台灣擁有這樣的事物,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像是台灣第一次以國產乳源做出來的奶油「19號發酵奶油」的故事就讓他津津樂道,而他能做到讓穀研所的老師吃了他的小餅乾之後,稱讚非常香醇。他說,國產奶油唯一一個選擇,是由五位同班同學成立的峻鼎食品製作,曾為科講起這家在高雄燕巢起家的成功品牌,眼睛閃閃發亮,好像在說自己的故事,「你知道2025年我們跟紐西蘭的《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全面上路,屆時紐西蘭牛乳、乳製品免關稅進來,台灣酪農業面臨的挑戰不言而諭,不把品牌做起來,簡直無路可走。」
曲奇有+不能只有原味一種口味,要有其他口味的選擇才能擴大業績,也才能表現主事者的品味,南投湧香的阿薩姆紅茶和屏東潮州金弘的花生最先量產;而他心心念念要用代表客家人的食材,在地南庄橙還在試種階段看不到產量,竹東阿金姐的桔醬很受歡迎,他去拜訪阿金姐就像去親戚家探親一樣,每一個產地都是一段學習的歷程和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像是環島時遇到的鹿野紅烏龍也是一場客家人相遇的故事,雖然沒有利用卻成就友誼。
曾為科說;在路上迷路、錯過又誤打誤撞的偶遇最是迷人,他和女兒在東岸騎車環島的路上,原本該避開父女倆都怕的狗,卻被狗主人叫去喝茶聊天,才發現狗並沒有那麼駭人,「光是克服這一點就值了。」曾為科在尋找台灣食材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發現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