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寬敏今日辭世。台灣制憲基金會提供
辜寬敏今日辭世。台灣制憲基金會提供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今(27)日上午8時55分在榮總辭世,享耆壽97歲。總統府上午發布訊息表示,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先生今日辭世,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蔡總統聞訊後深感不捨與哀悼,總統感念辜資政一生守護台灣主體性,奮力推動台灣自由民主、本土化的精神與貢獻,願辜資政安息,並盼望辜資政的家屬節哀珍重。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出生鹿港的辜家,父親是辜顯榮,同父異母哥哥是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辜家政治色彩偏藍,辜寬敏對於兩岸關係,長期倡議「兄弟之邦」主張,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是兄弟之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順利,當初是靠台灣幫忙,中國大陸應該以哥哥的立場,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承認是對等的「兄弟之邦」,並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

辜寬敏資政是推動台灣本土意識的先驅,不僅曾出版多本雜誌文物,也創建「新台灣國策智庫」及「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制憲基金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辜寬敏認為人生退場美學是一種「花道」。所謂「花道」,是日本歌舞伎中左邊休息室與舞台間的通路。重要人物登場、退場都得經過,它不只是通道,也是一個重要表演空間。上台與下台,都是表演一部分。演員們在舞台上盡力表現還不夠,最重要是落幕後,如何走過花道,能圓滿謝幕,才是真正成功的演出。

辜寬敏終其一生為台灣打拚,令人感佩。制憲基金會表示,辜寬敏一生的座右銘是:「為、不為、無不為。」他自有一套「無不為」的獨特解釋,他認為「即便對我不利,但只要是對的事情,該做的還是要去做」。總統府也表示辜寬敏資政為這塊土地的貢獻和精神,將會永存在台灣人心中。

 

辜寬敏小檔案

出生:1926年10月15日,彰化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

經歷:總統府資政(二度任職)、民進黨顧問、建國黨顧問、台灣青年會委員長、榮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新台灣國策智庫創辦人、台灣制憲基金會創辦人

辜寬敏大事記

1926年 出生於台北
1937年 父親辜顯榮過世
1947年 進入台大政治系,被選為台大學生自治會會長
1949年 暑假時前往香港。12月遭台大開除
1950年 在日本神戶,開設「中華行」從事貿易。
1963年 與台灣青年社開始接觸,認識黃昭堂、許世楷等人
1964年 受到彭明敏因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被捕的刺激,決定加入台灣青年會
1966年 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成立前,赴美14天於11個城市發表演說。7月,美國國務卿魯斯克(Dean Rusk)至日本京都參加美日會談,台灣青年獨立聯盟發起絕食抗議,向美國表達台灣人民獨立的主張
1975年 返台定居
1989年 創辦「台灣春秋」雜誌
1993年 3月接辦「日本文摘」雜誌。10月創辦「黑白新聞周刊」
1994年 創立「辜氏漁業」
1995年 加入民進黨;刊登第一篇意見廣告,力挺彭明敏參選總統
2000年 陳水扁當選總統,辜寬敏出任總統府資政;4月,以台獨聯盟名義在「華盛頓郵報」中刊登廣告,表示台灣在政黨輪替後應該宣布獨立。
2002年 再度成為民進黨黨員
2004年 在「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反對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2007年 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並在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刊登廣告,呼籲美國幫助台灣加入聯合國
2008年 競選民進黨主席,最後蔡英文勝出
2009年 辜寬敏、姚嘉文、黃崑虎、黃昭堂、高俊明5位發起人,成立「搶救台灣行動聯盟」,展開全國319鄉鎮公民行動巡迴演講,2年共舉辦200多場演講活動。
2010年 成立新台灣國策智庫
2013年 捐出一半的財產(1億美元)回饋社會,組織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設立文化、教育、社會等3個委員會從事公益活動,完成父親的遺願,「把錢還給台灣人」。
2019年,成立台灣制憲基金會
2020年 發動台灣憲政史上首次制憲公投案
2021年 號召百個團體組成台灣新線聯合陣線,推進台灣新憲法運動
2023年2月27日 於台北榮總辭世,享耆壽9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