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台灣大學今天慶祝創校94週年校慶,以〈看海的日子〉、〈蘋果的滋味〉等描繪農工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小人物著稱的台灣文學家黃春明,獲台大頒發名譽博士學位,表彰其在文學上的貢獻。高齡88歲的黃春明受訪時形容自己是「枯木逢春再發芽」,也提及自己的叛逆過去,強調絕對不能放棄維護母語方言。
台大今天上午舉辦校慶典禮,約600名師生與會,校長管中閔致詞時肯定黃春明長期關注人性尊嚴及社會公義,為台灣鄉土小說創作巨擘;施崇棠致力推動科技創新研發,引領資訊產業發展,並關懷社會公益企業環保永續。台大指出黃春明的著作寫出的台灣鄉土小說,展現對土地的關懷,反映庶民生活的愛恨,並可看到台灣由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時代的發展軌跡,被翻拍成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
黃春明致詞時表示,他已經88歲,像是枯木也像是朽木,但名譽博士就像一陣春風,讓他「逢春猶再發」。黃春明說半年前他仍在癌症化療,自己能活多久一點都沒有把握,但後來體悟還有多少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有多少事情沒做!」因此他開始嘗試寫過去沒寫過的長篇小說。
黃春明說,老人有時就像小孩一樣,只要受到鼓勵精神就來了,今天獲得名譽博士,也讓他想要再去做些事情。他在獲獎影片中更明言:「還沒有寫好的東西,繼續把它寫出來。」
黃春明獲獎後,陳芳明也在臉書上寫下,「身為他的文學後輩,為他感到驕傲。」陳芳明說,他最初於一九七三年與黃春明認識,是在台北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店。在文學創作上,他從未懈怠過。「上週,在宜蘭參加他的悅聽文學活動,仍然可以感受他活潑的生命力。他還有許多故事可以寫成小說,如此源源不竭的生產力,也讓我們後輩無法與他比並。」陳芳明說,半個世紀以來,黃春明一直是我們的榜樣。「謝謝他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文學志業,也謝謝他創造台灣文學的高峰。」
黃春明在60年代初期踏入台灣文壇,黃春明的小說在70年代鄉土文學運動正盛時,被標舉為「鄉土文學」的典範。他的作品描了台灣鄉土的社會環境,故事背景大多以他的故鄉宜蘭為主,作品包括〈看海的日子〉、〈莎喲娜拉.再見〉、〈小寡婦〉、〈蘋果的滋味〉等,描繪農民、工人、漁民等在傳統農村社會面臨現代化浪潮的處境與焦慮。
另外,赤嶺守、王倬、翁啟惠、李德財、蔡力行、戴東原、韓定國、鄧傳馨、王伯元、孫正大等10人分別在人文藝術、學術、工商、社會服務與綜合表現有著卓越貢獻,經各學院推薦並經學校委員會遴選,獲頒傑出校友。
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也獲頒名譽博士學位,施崇棠長期致力創新研發,在引領科技創新的同時,也積極落實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在綠色產品、數位包容、人文環境教育及氣候議題上不遺餘力。施崇棠致詞時,鼓勵年輕學子在奮鬥中的每一刻,都要勇敢地「擁抱現實」,只有真正百分之百地擁抱現實,才會發現在現實的限制條件下,其實還是有很多可以做、應該做、卻不去做或不願去做的事。「這些事大多走的是難行門,但卻是真正通往成功的正確路徑」。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