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曾任聯合報記者、聯合晚報地方中心主任、國立聯合大學兼任講師,著有《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等十餘本書,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7月22日(農曆6月24日)是關聖帝君1862歲聖誕,各地崇祀關公、「恩主公」的廟宇,最近前往參拜、換絭的香客特別多,我也是戴「恩主公」絭長大的,童年此時祖母都會帶我到苗栗市玉清宮換絭。
早年經濟、醫療條件差,小孩「遭疾」多,常拜恩主公為契父,變成契子(女);台北市行天宮更認為關聖帝君神格很高,應是拜恩主公為契祖父。當恩主公契子、女(孫、孫女),要選聖誕日立契,戴上貫絭(用紅絲線貫穿方孔錢),每年聖誕再前來換絭(換紅絲線),直到婚前才脫絭。
客家人移民異域墾荒,也學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義結金蘭,如兩百餘年前率六庄人士開發公館石圍墻庄的吳琳芳,家中就拜關聖帝君,最先開發的土地也稱「關爺埔」。吳琳芳的家廟後成庄民信仰中心,再增祀孔子,成文武二聖,取名「揆一樓」,源自孟子離婁篇「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清中葉受鴉片荼毒,廣東省陸豐縣五雲洞的鸞堂發展出「扶鸞戒煙」的宗教戒煙療法;台灣亦有不少人染上鴉片癮,1899年樹杞林(竹東)彭殿華等人將此「扶鸞戒煙」信仰引進台灣,在新竹九芎林設鸞堂,稱為「復善堂」,專為鴉片癮者「扶鸞戒煙」。
鸞堂後在台灣發展出以主祀「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呂洞賓、司命真君張單)為信仰的廟宇。復善堂,宜蘭醒世堂,都成為分香祖堂,最盛時多達150餘座,在客庄很多,也曾遭日本殖民政府打壓。
《山海經》視「鸞」為祥瑞之鳥,「鸞」與帝王及神明意象連結,而「鸞」亦是降神儀式,「扶鸞」是神靈借由「正乩」或「正鸞」推動乩筆於沙盤上寫字,即稱「扶鸞降筆」,寫的文章即是「鸞文」;主事鸞生大都學養豐富。
鸞堂在台演變成「恩主公崇拜叢」的儒教文化,有些再發展成「五恩主」,但「三恩主」關公、呂洞賓與張單必拜。「五恩主」有的再加精忠武穆王岳飛、先天豁落靈官王善,如臺北市行天宮;有的再加五穀大帝、至聖先師,如苗栗市五文昌廟。
「恩主公」信仰一般先有書院、鸞堂,才有廟宇,如苗栗西湖天福宮是由重華書院(重華堂)、警化堂、崇德堂合建而成;宣王宮是由雲梯書院、修省堂演進而成。例外是頭屋玉衡宮的象山書院,是先有鸞堂、廟宇,再設立書院,奉祀孔子,起因是日治20年後頭屋才設立公學校,鄉紳不忍孩童失學,後並單獨建了孔廟,是苗栗縣唯一。
「恩主公」崇拜已成客庄信仰主流,以苗栗地區香火最盛的玉清宮來說,不僅拜恩主公為契父的孩子很多,舉凡結婚、遷居、買車、開店、動工…等擇日、擇時,宮內執事人員以兩個小筊杯問神,就幫你解決「日腳」,讓你安心。很多人家裡、車上亦貼掛恩公主平安符庇佑。
台北市行天宮信徒、香客更多,設了四座大圖書館嘉惠學子,也在三峽設恩主公醫院、橫溪恩主公護理之家,以宗教志業回饋社會。
客家人崇文重教,晴耕雨讀,除了五穀爺、媽祖,特重文武二聖,你是恩主公的契子、女(孫、孫女)嗎?莫忘了聖誕前去上香,換絭哦!
歡迎討論或留言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