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今天(7月16日)是世界蛇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去年製作《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影片,邀請民眾一起觀賞這部全球首部百步蛇野外生殖生態紀錄片。

《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拍攝到百步蛇母蛇護卵珍貴影像
《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拍攝到百步蛇母蛇護卵珍貴影像
《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紀錄母蛇在護卵洞口探頭畫面
《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紀錄母蛇在護卵洞口探頭畫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指出,去年製作發表《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全球首部百步蛇野外生殖生態紀錄影片,不到1年時間已累積39萬次點閱率。

這部影片在第3屆台灣生態環境影展中,入圍「科學探索獎」與「社群互動獎」兩項殊榮,今年8月29日將在高雄市電影館舉行頒獎典禮。

台中分署委託業者,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拍攝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過程,製作「守護: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記錄」生殖生態紀錄影片,記錄百步蛇野外產卵後的護卵、護幼,到幼蛇離巢等完整行為,並成功以諧波反射器進行幼蛇離巢後的活動追蹤,影片於林業保育署YouTube網站發布後引起廣大迴響,點閱率持續上升。

台中分署表示,影片製作特別使用中英文字幕,在YouTube平台公開,無償提供國內外關注百步蛇生態保育民眾觀賞。

另外,台中分署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正舉行「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邀請民眾一同欣賞這部珍貴的生態紀錄片,關注台灣原生蛇類的保育行動。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百步蛇野外護卵孵化紀錄」特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百步蛇(D. acutus)是排毒量大、攻擊性強、毒性也比較強的大型蛇類,又名尖吻蝮。百步蛇俗名很多,又稱白花蛇、百花蛇、五步蛇、七步蛇、蘄蛇、山谷虌、中華蝮,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成年的百步蛇有91至121公分長,目前最長紀錄是154.5公分。牠們的頭部尖端呈突出狀,被形容為短小的鱗角,這枚鱗角根據各蛇體質不同而長度有別。百步蛇的頭部長有頰窩,是它們的紅外線感受器。

百步蛇攻擊前沒有任何警告動作,而且因注毒量巨大,強烈的血循毒素,能溶解肌肉和血管,造成組織細胞大面積壞死,會造成被咬傷者截肢乃至死亡。

百步蛇在魯凱族群及排灣族群的信仰文化,具有特殊象徵,是該民族常使用的圖騰,在藝術及日常器具上,往往具備代表整個民族的高尚神格。百步蛇在原住民神話中的地位,加上個性穩重不輕易攻擊的莊嚴姿態、美麗獨特的外觀,受原住民族敬重。近年來,百步蛇的棲息地因受嚴重破壞,數量逐漸稀少,在臺灣被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