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國務院外交電報顯示,有人利用人工智慧(AI)生成的聲音,冒充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日前以冒牌盧比歐身分,接觸3位外國部長級人物和2名美國官員。

多家外電報導及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根據美國國務院電報,6月中旬,這名冒充者在通訊軟體Signal建立以「盧比歐」的帳號Marco.Rubio@state.gov,用這個帳號接觸3位外國部長、美國境內的1位州長和1位國會議員,且至少在其中2人的語音信箱留言,透過文字訊息邀請其中1名鎖定對象在Signal上交談。

冒牌盧比歐留下的訊息內容為何,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國務院電報指出:「行動者可能意在利用AI生成的文字及語音訊息來操縱鎖定對象,著眼於取得資訊或帳號。」

國務院7月3日發布的這則電報,發送至所有外交與領事機構,建議相關人員提醒外部夥伴,小心提防假帳號和網路騙子。電報未確切點名遭「冒牌盧比歐」接觸的這3位外國部長級人物和2位美國政界人士身分。

當局正在調查2起不肖人士透過電郵和通訊應用程式(App)假扮國務院人員的事件,「冒牌盧比歐案」是其一。

根據電報,第2起行動始於4月,此案涉及一名「與俄羅斯掛勾的網路行動者」,利用網路釣魚手法,鎖定智庫學者、東歐活動人士及異議分子、記者、卸任官員所用的個人Gmail帳戶。這個網路行動者假冒成「虛構的」國務院官員,試圖一探鎖定對象Gmail帳戶的內容。

川普政府高階官員利用Signal等非官方管道處理公務的做法,先前已引發批評。

今年3月,時任川普國安顧問的瓦爾茲(Mike Waltz),誤將一名新聞工作者,加入美方高層官員的Signal通訊群組對話,其中涉及美軍空襲葉門資訊。消息曝光後,掀起軒然大波。瓦爾茲後來因此去職。

AI聲音模仿工具日益普及,尤其是這些工具價格低廉、易於使用且難以追蹤,研究假資訊的人員擔憂深偽音訊技術會被用來假扮或抹黑名人。

逛燈會巧遇AI分身客語「怪怪」 講客主播本尊緊急出手救援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翻攝Marco Rubio FB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翻攝Marco Rubio 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