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日本茨城縣近日通報一隻人類飼養的1歲母貓,因感染「重症熱性血小板減少症候群(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上月(5月)12日不治死亡。這是關東地區首例寵物貓感染SFTS案例,引起當地居民和寵物飼主關注。SFTS是人畜共通傳染病,2024年日本已報告120例SFTS病例,其中11人不幸死亡。另外,日本三重縣一名獸醫師上月治療感染SFTS貓咪後,送醫不治,檢驗確認該獸醫師感染SFTS,但未發現蜱蟲叮咬痕跡,推測可能透過接觸感染貓咪的體液(如血液、唾液)感染。

《NHK》報導,茨城縣當局表示,這隻室內飼養的母貓曾短暫逃至戶外,回來後耳朵上被發現多隻小型蜱蟲,飼主隨即帶牠至動物醫院清除,但幾天後,貓咪出現高燒、食慾下降及嘔吐等症狀,雖接受治療,仍不幸死亡。

SFTS是一種由特定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透過蜱蟲(俗稱壁蝨)叮咬傳播,是人畜共通傳染病,2009年首次在中國發現,後擴散至東亞及其他地區。該病毒可感染人類及動物,尤其是貓的死亡率極高,專家估計可達60至70%。症狀包括高燒、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問題,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死亡。

人類感染SFTS的致死率最高可達30%,近年病例在日本逐漸增加,特別是在溫暖季節,蜱蟲活動頻繁,感染風險隨之上升。

SFTS不僅威脅寵物健康,也可能傳染給人類。據統計,2024年日本已報告120例SFTS病例,其中11人不幸死亡。其中引人關注的是,三重縣一名獸醫師在治療感染SFTS的貓咪後,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送醫後幾天也不治身亡。檢驗確認該獸醫師感染SFTS,但未發現蜱蟲叮咬痕跡,推測可能透過接觸感染貓咪的體液(如血液、唾液)感染。

Tanpopo貓診所院長(たんぽぽキャットクリニック院長)、獸醫師椿直哉表示,SFTS由蜱蟲傳播,每年春季至秋季是蜱蟲活動的高峰期,需特別小心。他建議,飼養寵物應避免讓其接觸草叢等蜱蟲棲息地,即使是室內貓,也可能因人類將蜱蟲帶入家中而感染。因此,家中應採取防範措施,例如限制寵物靠近玄關、定期使用驅蟲藥等。

人類若被蜱蟲叮咬,應即就醫。伊藤大治神谷內科和外科診所院長(いとう王子神谷内科外科クリニック院長)、伊藤博道醫師指出,隨著氣候變暖,蜱蟲活動期延長,叮咬事件逐漸增加;若被叮咬,應迅速就醫並接受適當治療,同時避免接觸蜱蟲是關鍵。

認識SFTS。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
認識SFTS。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統計,截至2023年,全球通報人類感染SFTS個案已超過1.3萬例,平均死亡率約8%,中國佔90%以上,韓國案例也持續增加,僅濟州島就已造成10人死亡,目前包括美國、巴基斯坦、紐西蘭、澳洲與大洋洲島國都已傳出案例,台灣2019年也首度發生人類感染個案。

預防SFTS。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
預防SFTS。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官網

衛福部疾管署2019年公告,一名北部70多歲男性,當時近期未出國,但常至山區活動,該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間因陸續出現發燒、嘔吐症狀多次至診所就醫,其後因出疹及意識改變,於11月3日送醫並收治住院,醫院採檢後通報疑似登革熱,11月6日疾管署檢驗登革熱結果雖為陰性,經深入檢驗判定為SFTS病毒陽性,並證實病毒序列與日韓流行株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