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它無法被看見,卻時刻影響著城市運轉與發展!」新竹縣近年持續投注經費、人力、物力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到去年底為止,全縣污水下水道系統接管戶數達19.04萬戶,整體污水處理率82.63%,僅次於雙北市,排名全國第3,近5年成長率15.96%居全國之冠。

污水處理分為「公共污水下水道」(公共使用之下水道)、「專用污水下水道」(供特定地區或場所如大型社區或工業區使用而設置、尚未納入公共下水道之下水道)、「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設置處理廁所排水、生活雜排水之設施)三類,讓各種廢水,經由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後,放流回河川,降低污染負荷,恢復河川生命力,也可回收再利用,達到資源永續利用。

新竹縣各類型接管戶數逐年成長,根據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與縣府主計處統計,到2024年底為止,新竹縣污水下水道系統接管戶數達19.04萬戶,其中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為29.73%,專用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為20.10%,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設置率則為32.79%,整體污水處理率達82.63%,全國排名第3高,僅次於新北市的94.46%及臺北市的89.17%,近5年新竹縣成長率15.96%更位居全國之冠。

從實際建設長度來看,新竹縣污水下水道建設完成31.39萬公尺,主要集中於竹北市與竹東鎮,其中包含已建設完成管徑600mm以上管線長度累計達1.79 萬公尺、管徑300-600mm管線長度累計達5.57萬公尺、管徑300mm以下管線長度累計達24.02萬公尺,近5年增加6.55萬公尺。

在污水處理量部分,新竹縣目前有竹北及竹東2座水資源回收中心,2024年全年污水處理量為1475萬4419立方公尺,較2024年增加27.76%。

新竹縣近5年污水下水道建設共投入18億5645萬3千元,全力提升污水處理效率;營運管理部分,隨著公共污水下水道逐一建設完成,維護管理費用逐年增加,成為必要性常態費用,2024年的污水下水道系統營運維管費用為1億389萬4千元,較2023年的6934萬9千元增加了3454萬5千元。

新竹縣自2024年起,全面開徵下水道使用費,成為全國第6個全面開徵的縣市,2024年使用費收入為5023萬1千元,徵收的使用費將用於後續污水下水道建設、設施營運及維護經費。

新竹縣政府團隊積極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去年獲得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2年度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污水下水道建設計畫考核評鑑」的污水下水道建設推動特別獎肯定。現階段新竹縣各項污水下水道的建設腳步仍然穩步前行,未來也將持續挹注資源致力改善縣民居住環境品質。

竹北市環北三路施作下水道工程。
竹北市環北三路施作下水道工程。
新竹縣竹北市施作污水下水道工程。
新竹縣竹北市施作污水下水道工程。
施作污水下水道工程。
施作污水下水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