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以「菊島共鳴」為主題舉辦聯合成果展,今天(9日)起在校園登場,展出多達200件學生作品,涵蓋文學、攝影、藝術與文創設計。學生從澎湖的風、海、地景與文化汲取靈感,透過創意實踐與在地連結,展現通識教育深耕生活與社會的成果。榮獲「菊曦文學獎」首獎的學生黃歆霏,以〈風一直都在道出從異地到澎湖求學,從生疏到深刻共鳴的心路歷程。

今年「菊曦文學獎」徵文主題是「我的澎科生活日誌」。從台北到澎湖念書的黃歆霏,以〈風一直都在〉一文獲得首獎。她說,「澎湖的風,沒有季節之分,」甚至在通話時,都會被風聲打斷,起初感覺無奈而想家,但現在融入後,反倒是無風的日子會感到一絲不安,好像少了什麼,風漸漸成為另一種陪伴。

澎科大博雅教育學院院長蔡明惠表示,以「菊島共鳴」為主題的通識課程成果展,希望對學生未來在職場上有所助力。

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鍾怡慧表示,希望學生從在地出發,透過創作融合想像與實踐,讓學習不只留在教室,也走進生活與社區,與澎湖這座島嶼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產生深層共鳴。

「菊島共鳴」成果聯展中,現場有學生利用澎湖動植物、自然環境、地景文化意象,創作胸章、卡片、環保袋、海藻纖維紙日式小夜燈等文創商品,在快閃市集進行公益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澎湖在地社福團體,展現學生以創意參與公益、實踐社會關懷的具體行動。

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課程聯合成果展9日登場,從台北到澎湖念書的黃歆霏(右)以作品〈風一直都在〉,奪下2025年第16屆「菊曦文學獎」第一名,獲頒獎狀。澎科大提供
澎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識課程聯合成果展9日登場,從台北到澎湖念書的黃歆霏(右)以作品〈風一直都在〉,奪下2025年第16屆「菊曦文學獎」第一名,獲頒獎狀。澎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