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藝晅/綜合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辭世,享壽88歲,令全球天主教徒深感哀悼。在台灣唯一與羅馬教廷有直屬關係的大學——輔仁大學,官方網站轉為黑白,校內國旗、教廷旗、校旗全面降半旗,同時暫停校內所有歡慶活動,宣布將在5月1日(四)中午,為教宗方濟各舉行追思彌撒。輔大如此慎重對待,與其建校歷史有著密切關係。其校創立,再到台灣復校,都受到教廷大力協助,而輔大校長人選,也都要先報請教廷核可,才送教育部核准。(輔仁大學緬懷文)

輔仁大學直屬教廷 歷史淵源深厚
輔仁大學創立於1925年,原設校於北京,1952年因時局變動停辦,1961年由天主教會與中華民國教育部共同復校於台北新莊。校務架構中設有「校務發展諮議委員會」,教廷也有代表參與校務指導,在輔大建校、復校過程中,羅馬教廷都擔任重要的角色。
輔仁大學不只是全台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大學,也是華語圈、台灣唯一隸屬羅馬教廷的天主教大學,屬於「宗座大學」(Pontifical University)體系,直屬於羅馬教廷的文化與教育部(Dicastery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這在台灣高等教育體系中是極為少見,也讓輔大在宗教、教育與國際事務三者間具有獨特定位。

校長人選先報請教廷教育部 才送台灣教育部
在該校組織法中明文規定,校長人選必須認同天主教信仰,校長也需要報請教廷同意。像是現任校長藍易振,就是先經董事會圈選後,報請教廷文化教育部核准,再送到台灣的教育部核准,才獲正式聘任。
而教宗方濟各辭世是否對輔大校務造成影響?輔大校方表示,目前校務運作正常穩定,雖與教廷保持密切聯繫,但校長選任、重大校務等仍依照章程程序進行,至於未來與新任教宗的互動,校方表示「將持續秉持信仰精神,與聖座維持長期合作關係。」

學術、信仰、外交三重身份 輔大成台教廷交流指標
根據教育部數據,輔仁大學在113學年度的在學學生總數為2萬5681人。其設有12個學院,涵蓋文學、教育、傳播、藝術、醫學、理工、外語、織品、法律、管理等多個領域,而校內設有「神學院」、「宗教學院」、「天主教研究中心」等教會背景明顯的單位,並與全球多所教廷大學保持交流。
中華民國台灣與梵蒂岡有正式外交關係,輔仁大學也被視為兩者合作的重要象徵之一。校方不時受邀參與教廷教育論壇與宗教文化交流,例如去(2024)年11月,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獲教宗方濟各接見,是台灣少數在國際教會圈具有能見度的高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