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財政部統計,2022年65歲以上高齡者中,擁有股利所得者有136萬人、占整體高齡人口33.3%;高齡者總所得額中,以股利所得新台幣3778億元占最多,換算平均每人股利所得約27.8萬元,而男性股利所得人均37.9萬元,與女性人均19.4萬元,差1.95倍之多。

台灣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增長。國發會預估,台灣今(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跨越20%門檻,邁入超高齡社會。財政部24日發布「近期經貿與稅收情勢」,從營利事業經營、綜所稅、財產稅等賦稅指標中,揭露高齡族群就業與所得概況。
財政部引述依據衛福部「老人狀況調查」表示,2022年65歲以上者主要經濟來源,多為「本人」、占比約6成5,包含自己的退休金或軍公教等年金給付,以及自身儲蓄、利息、租金、投資所得或商業保險給付。
財政部進一步指出,依綜所稅申報資料,2022年高齡(65歲以上)有所得者232.5萬人,占高齡人口的5成7,以有利息所得者170.7萬人、占高齡人口的41.8%最多;其次為股利所得者136萬人、占33.3%;同時,薪資所得者僅38.5萬人、占9.4%,主因為高齡者多已退離職場。
與2013年相比,財政部表示,高齡有所得人口增加58.2%,各類所得的擁有人數中,以薪資所得成長1.5倍最高,股利所得增近1.1倍次之。
就各類所得額觀察,財政部分析,2022年高齡者以股利所得3778億元最多,占總所得7452億元的約50.7%,若加計利息、租賃所得,3項被動收入合占69.8%。與2013年比較,股利、薪資所得額各增3、2.3倍,主因高齡人數上升,加上企業股利發放增加,以及薪資調升;不過隨利率下降,利息所得減少2.1%。
財政部指出,影響所及,9年來股利及薪資所得占比各增17.7個、5.6個百分點,利息所得減少18.3個百分點。
此外,財政部表示,2022年高齡女性有所得者128.9萬人,占比為55.4%,高出男性10.8個百分點,其中女性有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的人數多於男性,但男性有薪資所得、租賃及權利金所得人數則多於女性。與2013年比較,4項所得女性人數的增幅都超過男性,尤以薪資所得者增2.3倍最多;另股利、租賃所得者各增約1.2倍。
財政部指出,折算2022年高齡者每人平均總所得為32.1萬元,同時,平均股利所得為27.8萬元。以性別觀察,高齡男性人均總所得45.9萬元,為女性20.9萬元的2.2倍,且平均每人的各類所得額亦呈現男高於女,其中股利所得男性人均為37.9萬元、女性人均19.4萬元,差距倍數約為1.95倍。
居金字塔頂端的最高10%高齡所得人,囊括整體高齡者薪資所得的77%、82%股利所得、70%租賃所得,可能因當中有高層管理人員、專業人士,或藉由投資獲取可觀的股利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