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金融市場經歷調整,不斷加劇的下行風險主導著經濟前景。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大幅調降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至2020年COVID19疫情以來最慢,其中以美國、中國遭下調幅度最大。但台灣展望獲上修,成長預料將高於全球平均。
國際貨幣基金公布2025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春季報告,預估全球今年經濟將成長2.8%,低於1月估計的成長3.3%,明年全球經濟預料將成長3%,也比先前預估低了0.3個百分點。內容指出,今年2月以來,美國針對貿易夥伴宣布好幾波關稅措施,其中一些國家也採取反制措施。重大政策轉變正在重塑全球貿易體系、並引發不確定性,再次考驗全球經濟韌性。
報告提到,美國4月2日宣布幾乎對所有貿易對象課徵關稅,引發主要股價指數暴跌與債券收益率飆升,隨後宣布暫緩部分措施後,市場才部分回穩。報告指出「不確定性尤其是有關貿易政策的部分,已上升至前所未見的程度。」

在台灣部分,報告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2.9%,較去年10月預估的2.7%上調0.2個百分點,遠勝日本、韓國、香港及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5%。報告也預測台灣今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1.8%,遠低於全球的4.3%,物價飆漲壓力明顯低於全球;明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則估計降至1.6%。失業率方面,預估台灣今年、明年都將維持在3.4%。
亞洲主要國家部分,報告預測,日本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都為0.6%,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2.4%與1.7%。中國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都將維持在4.0%,被調降0.6個百分點,這預測遠低於中國政府設立的5%左右的增長目標。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則分別為0.0%與0.6%。
四小龍當中,報告預估,韓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1.0%與1.4%,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維持在1.8%;新加坡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可望達到2.0%與1.9%,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1.3%與1.5%;香港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為1.5%與1.9%,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1.9%與2.2%。
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部分,報告大幅調降其今年成長率預測0.9個百分點到1.8%,明年展望也下調0.4個百分點至1.7%;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3.0%、2.5%;並推算美國經濟今年短暫陷入衰退機率為37%,高於去年10月預估的25%左右。
歐元區今年經濟估將成長0.8%,比1月調降0.2個百分點。印度經濟預估將成長6.2%,稱霸主要經濟體。IMF強調,基於當前情勢複雜多變,最新報告是根據4月4日前情勢所做的「參考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