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綜合報導】「鳳凰花開,南風吹,樹影下,望大海…」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彷彿就能聞到南國夏日的氣息。來自土地的吟唱者、客家音樂詩人陳永淘(阿淘哥)即將在6月20日於高雄衛武營開唱,舉辦30年音樂路上第一場在南部大型售票專場。此次他將攜手來自高雄六龜、享譽國際的「尼布恩合唱團」,並分享最新專輯《傳弦》中,那些關於時光、記憶與土地的深刻篇章。
「南部有非常多的熱情朋友,不一定是客家人,但都對我的表演有期待,不過,這二、三十年來,一直沒有緣分可以到一個正式的表演場所。」阿淘哥在日前接受講客廣播電臺《Good morning! Hakka!》主持人宋菁玲專訪時分享如今將於衛武營開唱的心情,「可能時間也到了,時機也成熟了」。
陳永淘30年音樂路 首度辦南台灣專場
北埔出生的陳永淘直言,他的音樂工作不論是錄音或表演,都以北台灣為主,有時候會去花蓮、台東,但始終在南台灣很少有正式的演出,若有演出也多半以大型音樂節,如大港開唱或嘎呼拉斯KAHUZAS山中音樂節等,如今可以在國家級場館唱歌給南部的鄉親聽,對他意義格外不同。

演唱會選在6月20日夏至,陳永淘說,音樂會名稱「鳳凰花開南風吹」,正是取自新專輯情歌〈望大海〉的歌詞。鳳凰花開的景象,總讓他想起童年畢業季。「對小學畢業季印象最深刻就是鳳凰花開的色彩,我們那時候會用鳳凰花做蝴蝶書夾,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學長姐,祝福鵬程萬里」,這份屬於夏日的共同記憶,也將透過音樂,在衛武營的舞台上溫柔傳遞。
最特別的是,陳永淘在此次音樂會邀請到獲得世界合唱比賽金牌的「尼布恩合唱團」擔任嘉賓。他分享,多年前偶然聽到尼布恩合唱團演唱,他們也演唱陳永淘的〈風平浪靜〉,陳永淘對其「像天籟、天上掉下來的聲音」 印象深刻,也感佩創辦人陳俊志牙科醫師長期為部落音樂教育的付出。
尼布恩(Nipún)在布農語中意為「牙齒」,團隊都是來自高雄六龜、桃源的學生,除了有不少布農族青年,當中也有部分客家夥伴,而尼布恩這個特別的團名也象徵著他們用歌聲為部落、為台灣發聲的力量。
攜手尼布恩合唱團 唱土地與客家的歌
屆時陳永淘將與尼布恩合唱團合唱〈望大海〉與〈牽牛花〉兩首歌。陳永淘透露,〈牽牛花〉這首歌的創作故事非常特別,他笑說故事源自十多年前養的一頭水牛,「那時候常常牽牠去吃草,發現牠非常喜歡吃牽牛花的藤,牽牛花怎麼會牽?牽得這麼遠、這麼長?我牽牛,牛吃牽牛花,牽來牽去就牽出一首情歌」。

除了描寫景致,陳永淘新專輯《傳弦》也有描寫客家飲食文化及與阿婆互動的故事,「有一個大甕缸,可能是祖婆傳下來的,小孩子的腳要洗乾淨,爬上去踩。」回憶起童年的踩鹹菜,陳永淘特別強調阿婆的叮嚀,「要輕腳使力,不要用力,像跳舞一樣。」孩子們在甕缸裡牽著手,像跳舞般踩著芥菜,「阿婆說鹹菜會香,是因為有太陽公公在甕缸裡隱藏人情」。
另一首〈小學同學會〉則觸及了時間流逝帶來的悵惘。陳永淘提到,這首歌寫的是畢業超過50年後的同學會,許多人事已非。《傳弦》專輯發行後,他本想親自將專輯送給兩位對他音樂啟蒙至深的國小老師夫妻,不過陳永淘充滿遺憾地說,當時看到老師身體還不錯,但沒多久就離開人世,這份來不及送出的心意,只能留在歌曲之中。
陳永淘也說,6月20日在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的夏至音樂會,就像是一場等待了三十年的約定,一次跨越族群的文化交會,更是一場充滿故事與真情的音樂分享。邀請南台灣及各地的朋友們,「在夏至的夜晚,聆聽阿淘哥用歌聲,展開一幅幅關於土地、記憶與生命的地圖。」
鳳凰花開南風吹 陳永淘夏至音樂會
日期:2025年6月20日
時間:19時30分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600/900/1200/1500/1800
OPENTIX兩廳院售票系統購票點此
早鳥優惠:即日起至4月25日(五)23時59分不限張數75折優惠
全面起售:4月25日中午12時
手牽手雙人套票9折優惠
心連心四人套票8折優惠
共下來十人套票7折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