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引發全球經貿風暴的對等關稅政策生效13小時後,喊停、延後90天實施,但中國除外,且將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45%關稅。中國商務部、外交部強烈回應「談,大門敞開」「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中國為報復美國提高中國商品關稅,11日公告從12日起對美關稅從84%提高至125%,也立即限制好萊塢電影進口。此前,中國宣布管制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出口管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11日)會見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ánchez)時,對關稅戰首次表態。習近平說,打關稅戰沒有贏家,中國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會集中精力辦好自身的事。川普在美東時間9日表示,北京希望和美國達成協議,只是不太知道該如何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個驕傲的人。」川普9日稍晚在白宮被媒體問及是否考慮與習近平談話或會面時表示,「當然,他是我的朋友,我喜歡他。我尊重他。」

中國: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談,大門敞開」,但對話必須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以平等方式進行;「打,中方也將奉陪到底」,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美國以各種藉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方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何詠前說,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面對美國「霸凌」關稅,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定不移,走好自身的路,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美對中課徵145%關稅 中對美課徵125%關稅

美中關係近年來摩擦不斷,今年1月至今更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對中關稅戰而陷入緊張,出口管制成為中國反制美國及其盟國的重要手段。中美雙方一來一往的相互報復,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高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課徵125%。

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2024年,美國從全球各國買進總計約3.3兆美元商品,從中國進口的商品4389億美元、佔美國進口總額13.3%,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商品供應國。智慧型手機、電腦、玩具和電玩遊戲機等產品佔中國輸美商品55.5%。美國2024年向中國的出口總額為1435億美元,對中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6%。2024年美中貿易總額為5825億美元。

川普暫緩中國以外國家的對等關稅,唯獨對中國關稅拉高至145%、盼施壓對方低頭來談。但在北京幾乎不可能屈服的情況下,如今美中關稅報復螺旋僵局,正面臨瀕臨脫鉤斷鏈崖邊。

美中相互報復螺旋 GDP1500兆的懦夫賽局

川普在美東時間9日下午,對等關稅生效一段時間後,突然大逆轉的宣布將延後90天實施,在這90天內都實施10%關稅,但強調中國除外,理由是中國對美國提出關稅報復,但其實除中國提出關稅報復外,歐盟也提出25%的關稅報復。

相關專家分析認為,川普的舉措,可能是想藉與包括亞洲在內的各國達成貿易協議、孤立中國;但北京可能以川普到處給長年夥伴橫添干擾當話柄,也可利用川普貿易政策的反覆無常,將中國定位為更可靠的合作夥伴,試圖將美國擠出包括歐洲在內的關鍵全球市場。

當前情況是中美兩國生產總值(GDP)合計達46兆美元(新台幣1513兆)的經濟體,陷入「懦夫賽局(game of chicken)」,牽動到的是每年近6000億美元的雙邊商品貿易額、中國在美約1.4兆美元的證券投資,以及數十年來雙方在企業和大學間建起的人脈,以及兩國民眾彼此觀感持續惡化。

懦夫賽局又稱膽小鬼賽局,是賽局理論中「兩個玩家對抗」的模型,名稱由來是一種危險遊戲,遊戲中兩名車手相對驅車而行:如果有一方轉彎,而另一方沒有,那麼轉彎的一方會被恥笑為「懦夫、膽小鬼(chicken)」,另一方勝出;但如果兩人都拒絕轉彎,任由兩車相撞,最終兩人都會死於車禍。

美國前國安官員:中國不會被人用槍指著腦袋談判

川普政府認為,中國對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代表關稅在美國手上是更有力武器。但歐巴馬政府時期的白宮國安官員麥艾文(Evan Medeiros)表示,這忽略中國掌握從出口管制、反壟斷到網路安全審查等所有精準打擊手段,中國在這場關稅報復螺旋中,擁有不對稱優勢,「關稅戰的問題是雙方都受傷,然當前美中最大問題是,誰遭受的損失更大?誰更能承受痛苦?中方基於此準備全新配套來與美國競爭,這使中方能對美國特定範疇造成痛苦,而自身不用付出相應代價。」

麥艾文說,川普想藉極限施壓逼中國就範的策略很危險,「中國人不會在被人用槍指著腦袋下談判。」

對中國課100%關稅 美國恐受害更大

「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估計,若對中國商品全面課徵100%關稅,短中期內,幾乎將徹底斷絕美國自中國的所有進口。整體來看,這將使美國對所有國家的平均關稅稅率升至24.7%,恐使美國GDP下降3.6%,未來兩到三年內讓通膨指標上升2.1%。

目前大小企業因預見衝擊可觀,紛尋求豁免,盼躲過川普對中國關稅大棒。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福特(Ford)汽車、甚至特斯拉(Tesla)等已提交千餘項豁免請求,希望能讓他們自中國引進的設備豁免,因為相關設備是他們回流美國擴大產能所不可缺。

惠譽國際信評(Fitch Ratings)美國經濟首席研究員索諾拉(Olu Sonola)表示,資本和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約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的43%,意味「如果這些商品不進入美國,恐致美國製造業放緩,並在短期內引發失業。」

世貿組織警告:川普關稅政策將使全球貿易萎縮

隨世界兩大頭號經濟體美中之間激烈較勁,全球貨運量出現放緩跡象。世界貿易組織(WTO)警告,川普一系列關稅,將導致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整體萎縮約1%。

中國可能拉高反擊,例如禁止美國企業購買中國生產的稀土,一如去年對某些其他關鍵礦物所採做法;中國掌握大量關鍵礦物的生產與加工環節。在川普祭出這波新關稅前,早先對中國商品的既有關稅已迫使美國進口商另覓替代來源,然而無法找到替代的產品,現實情況就是美國公司和消費者得吞下關稅成本。

智庫分析:川普誤判美中動態情勢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他的解讀是川普仍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雖然我跟一些人都希望與中國局部脫鉤,川普卻不曾如此想。但川普對美中動態情勢的誤判,意味他正帶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接近全面脫鉤。」

史劍道說:「現在情勢發展,幾乎就是出於偶然,這不是川普本意,也不是中國的本意。但若中方不願與川普談判,即便理由完全可理解,最終雙方仍會走向脫鉤。」

想靠關稅減少美中貿易逆差 代價是美國經濟衰退

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表示,若川普真想縮減對中貿易逆差,恐落得只能靠經濟衰退,讓美國消費者需求降低來達成。

甘迺迪說:「透過課關稅來解決逆差,且又快又猛地課徵、而不計後果,這很荒唐。這樣做固然能讓逆差減少,但犧牲的是美國的就業、財富和世界地位。」

Amazon過半賣家來自中國 賣家漲價或退出平台

根據電商服務供應商SmartScout,亞馬遜平台約有一半賣家來自中國,單是深圳就有超過10萬個亞馬遜賣家註冊,年營收金額達353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1600億元)。

川普祭出調高關稅的空前措施後,在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銷售商品的部分中國賣家,正計劃調漲美國售價,還有人打算退出美國市場。深圳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王馨表示:「這不單是稅賦問題,而是整個成本結構被完全壓垮了。」深圳跨境電商務協會代表3千多個亞馬遜賣家。

王馨告訴《路透社》:「在美國市場,幾乎沒人能生存下去。」她指出,這些關稅還可能導致通關延遲和物流成本攀升,「對我們做跨境電商的人來說,這真是前所未有的打擊。」有些賣家考慮調高美國價格,其他人則考慮轉向其他市場。這些說法也獲得路透社訪問的5位深圳亞馬遜賣家的附和。

此外,中國也是「希音(Shein)」和「Temu」等大型電商平台的製造基地。根據中國國務院統計,去年跨境電商相關進出口總額高達2.63兆元人民幣。受訪的5位賣家中有3位告訴路透社,他們打算提高出口到美國市場的產品價格,另外2人則計劃完全退出美國。其中1名受訪者指出:「對我們或其他人來說,不能再依賴美國市場,這一點非常明確…我們必須減少投資,將資源轉向歐洲、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市場。」

中國迄今沒收到耶誕訂單 美國:今年耶誕商品漲幅難以估算

王馨指出,鑑於對中國中小企業和製造商帶來的嚴峻打擊,川普加徵的高關稅恐造成中國失業率迅速攀升。

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到145%,已經導致許多中國廠商收不到訂單。中國生產耶誕節飾品的工廠,直到目前都沒有收到來自美國的訂單,形同清零,與往年此時耶誕訂單早已湧入的景況,無法同日而語。

美國耶誕樹協會執行董事華納(Jami Warner)表示,今年美國耶誕樹價格將大幅上漲,但漲幅難以估計。她表示,美國80%的聖誕樹是人造的,大多數預先裝飾好的聖誕樹僅產自中國。

《路透社》一篇〈川普取消了聖誕節?中國飾品廠家沒收到一張美國耶誕訂單〉為題的報導指出,生產耶誕樹等相關商品的中國飾品工廠表示,往年美國客戶的耶誕節訂單現在理應開始湧入,這些訂單對他們的業務至關重要。但今年,美國客戶至今都沒有下單。

浙江省金華市一家聖誕樹工廠的老闆群英(譯音)表示,往年4月中旬前,所有耶誕節訂單都會敲定,今年直到目前為止,美國客戶一張訂單都沒下,這「當然是關稅問題,」,很難知道今年耶誕節會不會有訂單,「也許美國消費者今年什麼都買不了。」

同在金華經營聖誕樹工廠的潔西卡.郭(Jessica Guo)表示,她不久前才接到一名重要的美國客戶通知,暫停一筆價值人民幣300萬元(新台幣約1342萬元)的訂單,預料這筆訂單很快就會被取消。

失去美國訂單 中國失業率恐快速攀高

此前,潔西卡.郭已經為這筆訂單花了40萬元購買材料,「我和我的同業都依賴美國訂單才能生存,」美國對中國加徵這麼高的關稅,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很多人,且沒有人能倖免,失去美國市場,肯定會影響很多人的就業,中國國內對耶誕飾品的需求並不大。

潔西卡.郭的工廠占地1.08萬平方公尺(3267坪),固定員工有140人,而往年到了夏季的生產旺季,員工可能臨時增加到200人。但她預測,今年夏季不需要再招聘臨時工人。

美國零售商幾乎完全依賴中國工廠供應耶誕裝飾品,這些零售商87%的耶誕裝飾品來自中國,價值約40億美元(新台幣約1315億元)。而中國飾品工廠也嚴重依賴美國市場,其生產的一半產品銷往美國市場。

但也有些中國飾品工廠則設法分散出貨地,浙江紹興一家飾品工廠老闆劉松(譯音)相信,自己的工廠可以因應美國的高關稅,他正努力將更多產品銷往俄羅斯、歐洲和東南亞,這些國家加起來已經占有75%的產品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