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急轉彎,行政院今天院會由經濟部報告「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計投入新台幣880億元預算,包括工業相關700億元,農業180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政府會把握時間和機會,和美國進行直接有效的談判,爭取國家最大利益,也維護產業國際競爭力。
美國川普總統於美東時間4月2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自4月9日起針對全球180個國家加徵10%至50%不等的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加徵32%關稅。不過川普在美東時間4月9日下午(台灣時間4月10日凌晨)宣布,已有超過75個國家與美國接觸,沒有以任何形式報復美國,因此對等關稅政策暫停90天,在暫停期間稅率降低至10%,並立即生效。
今日召開的行政院院會邀請六都首長列席,並由經濟部報告「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僅台中市長盧秀燕未出席。
針對因應方案,卓榮泰指出,請相關部會儘速研擬法制及預算作業,各項支持措施的具體申請辦法,預計於4月14日對外公布。並請各部會,先行以相關預算以緩濟急,或是以第二預備金、信保基金、就安基金、農發基金及農損基金等經費先行支應,並持續準備特別條例草案,特別預算相關規模及時程將視未來的談判情勢發展,適時滾動檢討調整。
卓榮泰說,政府已與產業界展開溝通,並將持續召開產業座談會,傾聽業界的心聲與需求,隨時解決問題,讓政策更符合需求,全力讓國家經濟穩定、產業發展穩定、國人生活安心。
針對美國對中國關稅已經提高到125%,卓榮泰說,我國仍有多數台商在中國投資,請相關部會關心、了解在中國的台商各種需求,必要時給予全面協助。
卓榮泰也請財政部研議比照COVID-19期間,延長5月開始的報稅期間,於適當時間提出相關報告。他指出,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維持與各國之間平衡穩定的經貿關係,更有助於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當中穩固的地位。
經濟部的報告分析,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達1114億美元,占總體出口23%,主要出口到美國的前30大產品,占我國出口到美國總值的72%,主要以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為主,占對美出口達65.4%,其餘汽車零組件、扣件、機械零件、自行車、運動器材、家具、塑膠製品等傳統產業產品約占5.8%。
為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已於4月4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整合跨部會資源擬訂9大面向共20項措施,投入總經費880億元,以減少產業衝擊、提升產業競爭力、強化產業韌性、開拓多元市場及安定就業。
其中,針對工業、農業及產業所受之衝擊,分別由財政部、經濟部、農業部及勞動部因應。工業方面規劃投入700億元,包括提供金融支持、降低行政成本、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租稅優惠及安定就業等6大面向;在農業方面規劃投入180億元,則包括提供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等3大面向。
為加速協助受影響產業因應,經濟部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056-476,政府並設立網頁專區供業者查詢運用。政府也將持續召開產業座談會,傾聽業界的心聲與需求,隨時解決問題,讓政策更符合需求,以達到賴總統「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之期許,讓台灣產業得以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