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繼客家兒童親子劇《雨馬》廣受好評後,客家委員會今(2025)年和紙風車劇團再度聯手推出新作《燈怪》,以創新寓言故事傳遞客家人敬天惜物、尊重自然的永續觀念。客家委員會主委古秀妃於昨(9)日進行內部驚喜開箱,一窺高8公尺、長10公尺的大型「燈怪」在陸地「爬行」模樣。4月26日、27日一連兩日,將在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展開世界首演,戶外露天演出場地,免費入場、自由入座。

「燈怪」內裝搶先看
「燈怪」能依劇情展現多樣情緒,腳掌能揮動也能噴煙。客委會提供
紙風車劇團表示,來自海底的「燈怪」生物,會依劇情展現多樣情緒,不只能環視四周、眨眼皮、打噴嚏,腳掌也能揮動噴煙,就連翅膀也會發光。
看著複雜的內裝機械設計,古秀妃表示,非常感謝紙風車劇團能打造出這麼龐大的藝術創作,讓客家文化在親子教育界的傳揚又能更推進一步。
除了華麗吸睛的巨型裝置,本次親子劇《燈怪》也是客委會首次搭配地方特色的人偶演出,像是苦瓜、小黃瓜、哈密瓜等人偶,以更親近方式行銷客家故事。劇中更結合客家八音及歌謠,期盼能成為孩子講客和認識客家文化的最佳入門學習。值得期待的是,《燈怪》演出將突破鏡框式舞台空間,戶外露天的演出場地,用燈光設計詮釋「魔幻燈怪」,提供觀眾沉浸式互動體驗。

客家親子劇《燈怪》
本次《燈怪》是客委會首搭地方特色人偶演出。客委會提供
《燈怪》親子劇以客語為主、華語為輔,藉由靠海為生的客家人為原型,講述「瓜瓜島」與「燈怪」的故事,展現客家族群關懷生態的永續價值,邀請大家共下守護地球。
本劇將於4月26至27日晚間7點在台北市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行世界首演,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同共襄盛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