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韓國政府今天(7日)召開國務會議,通過將今年6月3日(週二)定為下屆總統選舉投票日,當天將配合選舉定為臨時公休日,各黨有力候選人也紛紛公布參選宣言,競選活動將於5月12日開跑。

韓國政府今天在代理總統韓悳洙主持的國務會議中,拍板6月3日為總統選舉投票日,為提升投票率,當天將定為臨時公休日。此外,也將提供海外公民於駐外使館投票,於5月29日至30日舉行事前投票,讓大選日當天無法參與的選民也能投下一票。

韓國憲法法院本月4日宣判,通過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尹錫悅即刻下台生效,韓國政府依法必須在憲法法院宣判後60天內,選出下屆總統,6月3日是最後期限。

 中央社
韓國憲法法院4日上午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宣判,憲法法院前守備森嚴。

中央社

大選與大考時間衝突 大考延後一天

原本6月3日舉行的大學入學考試模擬考,因與大選投票日撞期,將延後至4日舉行。

韓悳洙在會議中表示,政府將與選舉管理委員會緊密合作,保證選舉公正、透明,值得國民信賴。

配合大選投票日,候選人登記定為5月10日至11日,若參選人為公務員身分,必須在5月4日前請辭。競選活動將自5月12日正式開跑,至大選前一天的6月2日為止。

尹錫悅去年12月3日宣布戒嚴 8名大法官一致通過彈劾

尹錫悅於2024年12月3日無預警發布緊急戒嚴,引發朝野混亂,同年12月14日遭韓國國會表決通過彈劾,憲法法院本月4日宣布判決結果。

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判,憲法法院8位大法官一致通過彈劾。

文炯培在判決中表示:「國會行使彈劾權與預算審議等職權,無法認定在戒嚴宣布當時,實際造成重大危機狀況。」他說,「即使國會行使權限時違法或不當,被彈劾人也可以透過總統要求重新審議等平時的權力行使方式,加以因應,因此無法把行使國家緊急權正當化。」

文炯培說:「宣布戒嚴前,(尹錫悅)確實曾簡單向國務總理及2位國務委員說明要戒嚴,這個事實可以被承認。但被彈劾人沒有向戒嚴司令官等人說明這次戒嚴的具體內容,也沒有給其他成員提供陳述意見的機會,考量這些情況,難以認定宣布戒嚴經過實質審議。」

文炯培表示,被彈劾使人在國務總理與國務委員沒有在戒嚴令上副署的情況下,仍宣布戒嚴,且未公布施行時間、地區與戒嚴司令官,也沒有立即通報國會,違反《憲法》與《戒嚴法》規定的非常戒嚴宣布程序要件。

尹錫悅去年12月3日無預警發布緊急戒嚴,引發朝野混亂,同年12月14日遭國會表決通過彈劾,憲法法院為此進行11次開庭辯論,以決定是否要正式解除尹錫悅職務。

遭停職的尹錫悅曾表示,他從未打算徹底實施緊急軍事統治,而是希望對在野共同民主黨濫用國會多數的行為發出警告,認為這可能會毀滅國家。

在憲法法院2月25日結辯前,尹錫悅在最後陳述中表示,他決定宣布戒嚴是要籲請人民對抗「反國家勢力」、親北韓分子和反對派僵局。在彈劾案最後陳述中,代表國會的律師尋求將尹錫悅免職,並將他與獨裁者相提並論。

憲法法院目前有8位大法官、1席懸缺,根據南韓憲法,須有至少6位大法官同意才能判決將尹錫悅解職。

 中央社
韓國憲法法院4日上午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宣判,許多民眾一早就聚集在總統官邸附近,等候宣判結果。

中央社

韓國史上第2位遭彈劾下台總統

尹錫悅是韓國史上第二位遭彈劾下台元首。第一位是因涉閨密干政貪腐醜聞的朴槿惠,她於2016年12月遭國會彈劾,憲法法院2017年3月判決彈劾成立。

朴槿惠下台後因收賄等罪名遭判刑入獄,2021年底獲繼任總統文在寅赦免。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尹錫悅是首爾檢察官,在朴槿惠下台和入獄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尹錫悅去年12月3日晚間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雖僅維持約6小時即被國會推翻,仍使韓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政治危機。尹錫悅後於12月14日遭國會通過彈劾送交憲法法院180天內裁定。韓國憲法法院這次在國會通過彈劾111天後宣判。

尹錫悅被控非法宣布戒嚴、企圖非法中止所有政治活動、派特種部隊阻撓國會推翻戒嚴令、部署軍隊至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還下令逮捕朝野高階政治人物。憲法法院指出,尹錫悅的戒嚴不符合構成國家危機的法律要件。

 中央社
韓國憲法法院4日上午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宣判,民眾一早守在憲法法院鄰近路口等待宣判結果。

中央社

總統任期不到3年 爭議不斷

尹錫悅在2022年5月10日接任韓國總統職務,2024年12月3日無預警宣布戒嚴後遭國會彈劾,任期將近2年11個月的4月4日黯然下台。

曾偵辦過韓國前總統朴槿惠閨密案、於文在寅任期內掌握檢察大權的尹錫悅,當年以「無法坐視韓國憲法精神與法治體系繼續崩壞」為由請辭檢察總長後,與保守黨國民力量聯手角逐總統大位,最終以極小差距,擊敗共同民主黨對手李在明,走向權力巔峰。

但尹錫悅從競選總統大位期間,就接連傳出不少爭議,包括多次失言,家人學歷造假、詐騙等醜聞,之後更與時任國民力量代表李俊錫內鬨,導致支持度大跌。當上總統後,爭議更是不減反增。

尹錫悅剛確定當選總統後不久,就提出要將總統辦公室從原先的青瓦台搬到龍山國防部大樓,雖然外界對此提出經濟性及安全性等多種問題質疑,他仍堅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轉移總統辦公室,不合理程度甚至傳出是為「風水」問題堅決搬遷。

換了風水,顯然還是沒能為尹錫悅「改運」。尹錫悅上任後3個月,就因搬遷總統辦公室、妻子金建希與岳母偽造文書等爭議,支持率從52%大跌至24%;同年8月,在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韓時,以休假為由未接見裴洛西,再次引發爭議。

次月,尹錫悅出訪美國時,又疑似發生失言風波。當時電視台拍到尹錫悅疑似在提到時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會議員時說粗話,但總統辦公室堅稱是電視台錯誤解讀,因此與韓國MBC電視台槓上,之後禁止MBC記者搭乘專機採訪,引發干預新聞自由爭議。

在政治表現上,尹錫悅政府提出勞動、年金、教育、醫療、少子化等4+1改革,其中就醫療改革提出擴大醫學院招生人數,引發年輕住院醫生不滿而爆發大型罷工、休學潮,使留守醫院的其餘醫生及護理人員苦不堪言,更有許多病患因此無法得到及時治療。但在政府強硬態度下,醫學院增員問題至今仍未獲適當處理。

在外交上,尹錫悅政府較前任政府更加強調韓美同盟及美日韓合作關係,但在拉近與日本關係時,透過二戰徵用工(日本企業強徵韓國勞工)賠償解決方案,爭取與日本恢復「穿梭外交」的方式,不僅引起國內反彈,在獨島(日本稱為竹島)主權、徵用工及慰安婦等歷史爭議上仍未獲得真正解決。

在一片罵聲中跌跌撞撞前行的尹錫悅,最終在去年12月3日宣布緊急戒嚴,他主張希望藉此「警告」國民當前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指控在野黨阻撓導致國政無法正常運作。但憲法法院最終並未接受尹錫悅的說法,認為這些問題都必須透過法律程序、溝通來解決,並不符合憲法中所規定的戒嚴條件,也讓尹錫悅遭提前免除總統職務。

尹錫悅陣營主張逮捕令違法且無效,要求公調處「自制」,不要嘗試強行逮捕總統。翻攝韓國總統府官網
尹錫悅

尹錫悅陣營主張逮捕令違法且無效,要求公調處「自制」,不要嘗試強行逮捕總統。翻攝韓國總統府官網

尹錫悅與金建希,資料照。翻攝自南韓總統辦公室
尹錫悅夫妻

尹錫悅與金建希,資料照。翻攝自南韓總統辦公室

脫離憲法豁免保護 後續恐官司纏身

尹錫悅先前因身為現職總統,擁有憲法保障的特權,除內亂及外患罪之外,不能成為刑事起訴對象。 而據法律界說法,尹錫悅確定遭免職後,韓國檢方將追加起訴尹錫悅濫用職權,預期將針對尹錫悅繼續進行各種調查,包括金建希收受名牌包爭議、干涉選舉等質疑,都可能成為調查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