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月球從太陽前方穿過而成的「日偏食」,29日即將在北美洲東半部及歐洲登場。2025年全球總共會發生2次日食,皆為日偏食,但台灣通通看不見。下一次發生台灣可見的日食,要等到7年後的2032年11月3日,再下一次則是2047年1月26日。
台灣時間3月29日16時51分至20時43分,將發生今年度第一場日食,本次日偏食為第149沙羅序列中的第21次,全程歷時3小時51分鐘,最大食分(日食期間月球角直徑與太陽角直徑之比)為0.9378。

根據法國巴黎天文台(Paris Observatory)資料,這次日食將從加拿大東部延伸到俄羅斯北部,歐洲大部分地區、北美東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一些地區都可以看到。
巴黎天文台天文學家德萊夫利(Florent Deleflie)表示,這次月球將覆蓋最多90%的太陽,讓太陽光線變成「冷光」。
而加拿大東北部和格陵蘭島將會出現最大的日食,但其他地區就沒有那麼壯觀了,例如,在法國,太陽10%到30%將被遮擋,具體取決於地區。
若天文迷要前往欣賞日食,則需要正確的設備。由於太陽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短暫直視就有可能造成視力損傷,嚴重還有可能導致失明。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建議,民眾一般觀賞可使用減光(每次觀看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分鐘)、針孔成像、投影與加裝減光設備的望遠鏡;利用攝影設備拍攝日食過程,也要將望遠鏡或相機前方加裝適當的減光設備,以免損壞攝影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