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客庄民間文學多為口傳,傳遞客家人生活經驗的智慧結晶,乘載彌足珍貴的文化內涵,隨著客庄耆老凋零而漸漸流失,大漢之音廣播電臺臺長陳裕美,將早年採集錄製的客家民間故事和諺語整理集結,出版《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共印製800本,選在2月21日「世界母語日」25週年這天,舉辦「新書發表會」,將其中3百餘本致贈給鄉鎮市圖書館和高中職、國中小學校,為傳承客家母語文化奉獻心力。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全書114篇,483則諺語、師傅話和民間故事。可分為「時令農諺」、「人生哲理」、「親情倫理」、「勸善警世」、「民俗傳說」5大類。

最大特色是大約近30年前的音檔,採集時間為1996年至2002年期間訪問苗栗縣客庄地區識字班、山歌班之老人約21人,當時年齡約在60至90歲,收錄音檔共計47段,內容豐富多元,有客家故事、笑話、童謠、山歌等,讀者除了可以透過文字了解每個客家諺語的故事外,也可透過QR Code直接聽受訪耆老講述的音檔,全書反映客家先民的生活樣貌,更展現客家文化的質樸底蘊。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

陳裕美保留的各種音檔資料。莊勝鴻攝

陳裕美是資深廣播人,為客家發聲一甲子,主持廣播節目時,深入客庄社區採集諺語整理播出,獲得熱烈好評,在各界紛紛建議出書保存推廣的推進下,促成該本有聲書出版。今天的新書發表會特別透過大漢之音在空中現場直播,這本書除了贈送給各級學校教學之外,陳裕美也在現場向空中的聽眾表示,只要鄉親打電話到「大漢之音」索取,就免費贈送給鄉親,但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陳裕美說,他為傳承客家,陸續交出三張成績單:第一是1990年擔任國內第一個客家語電視節目〈鄉親鄉情〉開播主持人;第二是與夫婿張强及地方客家耆老,於2002年成立大漢之音客語專業電臺;第三則是此次出版《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他以身為客語廣播人為榮為傲。

陳裕美說,這本書所收集的客家諺語都是最直接從每個客庄與當地耆老的訪問,每個章節的諺語都記錄著哪一句諺語是苗栗哪個村莊、講述者是誰、記錄的時間點。例如有句「有樣照樣,無樣照世上」這句話,就記錄著出自「三灣鄉大河村,徐村田,訪問日期:民國88.10.07」,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某件事情如果有前例可循,就按照前例去做,但若無前例可循,就依照普世價值去處理,簡單的話語卻充滿著生活哲理的智慧。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

陳裕美將這些音檔都一一記錄保留。莊勝鴻攝

而有些諺語甚至記錄著口述者當時的年紀,例如,「在家毋會迎賓客,出門才知少主人」,這句諺語的出處就記錄「公館鄉福德村福德五鄰,88歲劉德榮,訪問日期:民國90.03.06 」,陳裕美用錄音機把當時這些耆老的話語忠實保留下來。她也展示當年記錄的各種筆記、錄音帶等一手資料,對於客家語言保存彌足珍貴。

今天的記者會包括苗栗縣長鍾東錦伉儷都到場支持,陳裕美希望縣政府能夠投入更多心力從事母語復振,陳裕美說,從事客家傳播一甲子出這本書後,才發現沒記錄到海陸腔等其他腔調,而且邊寫完這本書後,也有很多優美的諺語為收錄在書中,她希望若有機會能繼續把這些工作完成,「大家講客話!傳承客家話!傳承客家文化!」希望引領更多人聽見客家,看見客家,繼續傳揚下去。

陳裕美(中)及其夫婿張強(右),左為陳裕美妹妹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新書發表。
《苗栗客家民間文學有聲書》新書發表。
資深廣播人、大漢之音台長陳裕美將畢身在客庄實地採訪的客家諺語集結成冊,希望為客語保存盡一份心力。莊勝鴻攝
資深廣播人、大漢之音台長陳裕美將畢身在客庄實地採訪的客家諺語集結成冊,希望為客語保存盡一份心力。莊勝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