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今天是農曆正月20日,亦是傳統的「天穿日」,部分客家族群有慶祝該日的習慣,西湖鄉天福宮在今天以傳統三獻禮祈求風調雨順,並安排客家藝文活動,希望展現傳統愛物惜物、保護環境的意義之外,也兼顧推廣客家語言及文化。

「有食無食,尞到年初十;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四縣腔:iuˊ siid moˇ siid ,liau do ngienˇ cuˊ siib ;iuˊ zo moˇ zo ,liau do tienˊ conˊ go),傳統俗諺指出,無論如何都要休息到天穿日後再開工,且春節在天穿日結束後才正式告一段落。

天穿日在來源,相傳古時水火神相爭,撞破天空導致天空漏水造成澇災,女媧不忍蒼生受苦,煉石補天,免去人間災難。部分客家鄉親會在這天感念女媧補天,以甜粄、五色線祭神。且這天「男不下田,女不織布」,讓大地休養生息,具有愛物惜物、保護環境的意義。

苗栗西湖鄉公所從2016年開始,每年辦理天穿日活動,以客家八音開場,隆重客家三獻禮並安排客家藝文展演、客家米食推廣以及客語闖通關來鼓勵鄉親講客語,推廣客家文化。

斤日活動在誦經祈福後,進行三獻禮祭典,副縣長邱俐俐、西湖鄉長高阿賜擔任主祭官,祝香、獻茶、獻果、獻燭、獻祝聖表文,鐘鼓齊鳴,莊嚴肅穆。

邱俐俐表示,客家傳統習俗有許多獨特節慶及文化,如苗栗市(火旁)龍、三義雲火龍等傳統客家文化,天穿日更是具有傳統表現活動。西湖鄉每年辦理天穿日活動,縣府會協助公所向客家委員會以專案申請,爭取經費保存現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祭典科儀,期許成為西湖鄉深具特色的年度活動大事。

客家委員會原本訂天穿日為「全國客家日」,不過台灣南北客家人各地習俗不同,並非全部都有慶祝天穿日習慣,因此2022年1月6日將「全國客家日」改為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日」。對於地方慶祝活動,仍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相關節慶。

苗栗縣西湖鄉以傳統三獻禮祈求風調雨順。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栗縣西湖鄉以傳統三獻禮祈求風調雨順。苗栗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