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客家傳統習俗過年從農曆12月25日開始,這一天稱為「入年假」(意指進入春節假期);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今天(25日)在美濃文創中心廣場舉辦「跈等伯公尋年味」活動,融合文化傳承與創意,與民眾一起感受客家年節的文化魅力。

伯公福廠

小朋友在伯公福廠拜拜、祈求平安

客家傳統從「入年假」開始,家家戶戶開始進行大掃除、採買年貨、張貼五福紙、製作甜粄、發粄等粄食,也會在門口張貼「門前紙」,感謝門神一年來的庇佑,在年初三撕下焚燒。

每年農曆12月25日,美濃居民會自主搭建「福廠」、迎請伯公入祀並進行「滿年福」,直至翌年農曆正月15日「新年福」,恭送土地伯公回駐所,「瀰濃永安庄伯公福廠入年駕祭典」已於民國107年登錄為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

高市府客委會結合「入年假」與「福廠」,舉辦「跈等(客語:跟隨)伯公尋年味」活動,現場演奏客家八音、讓民眾親手搭設木作福廠模型及體驗客家特色手作,包括復刻摺門前紙、版畫拓印春聯,親身感受客家傳統年節習俗與背後的文化意涵。

伯公福廠

小朋友拜伯公。

今天活動現場還提供「挖年糕」體驗與發糕試吃、寫伯公祈福卡、講客有福拿春聯等好康年味互動,增添年節熱鬧喜慶氛圍與樂趣。

挖年糕

此外,故事老師領讀繪本《亻厓等來永安瞧》,帶現場的大小朋友重溫美濃永安庄的文化歷史與過年習俗,讓人彷彿穿越時光回到舊時的瀰濃庄,吸引許多親子家庭駐足聆聽。

藝術家廖仁倉則以獨特的書法方式、帶來地書揮毫表演,吸引大批觀眾圍觀拍照。活動特別結合地方特色,推出「食福添福遊程」,走訪美濃花海與老街,探索福廠與伯公文化,讓參與者感受客庄的獨特風情及客家傳統習俗信仰。

地書揮毫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楊瑞霞表示,客家文化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傳統年節習俗更展現客家人對天地自然與祖先傳承的感恩之情,希望藉由「跈等伯公尋年味」活動,讓更多年輕一代不僅能了解這些深厚的文化意涵,更能親身體驗其中的樂趣與價值。

今天有千餘位民眾沉浸於音樂、手作與美食的歡樂氛圍,以客家喜慶與溫馨的姿態迎接新年的到來。未來將持續以創新形式推廣客家文化,讓傳統與現代結合,使客家文化在每一個節日中成為全民共享的精彩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