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台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文訊雜誌社合作出版推《楠西的梅花》客華雙語繪本,以楠西地區客家為主角,顯現台南客家特色的閱讀、音樂與味覺,刻印客家族群打拚足跡;今天(16日)起,在國家書店、五南書店及全台各大書店網路、實體通路銷售。第一批出版繪本隨書附贈「紀念藏書票」,2款隨機附贈、數量有限。
《楠西的梅花》作者鄭丞鈞、繪者孫心瑜,從主角「桂春」視角,講述身為臺南楠西客家人的成長與族群認同故事,描繪楠西「香蕉山」到「梅嶺」的時代變遷,以「江家古厝」、「保安藥房」、「梅花餐廳」為背景,穿插一小段簡樸的愛情與友情故事。
台南市客委會指出,楠西區人口數9200人,其中有600人為客家人口,比例6.83%。
台南市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楠西的梅花》是奠基於楠西區客家歷史的故事創作,希望藉由適合各種年齡層閱讀的繪本,讓大眾看見楠西客家人的打拼精神、從他鄉到故鄉的情感發展與生命故事。
陳新裕指出,這本繪本的主題不只是梅花,包括梅花、油桐花、香蕉山,都是要讓更多的人看見臺南的客家人,讓臺南的客家人文地圖更完整,為來也將成立駐地工作站,讓青年團隊進駐,共同打造臺南內山黃金客家庄,用多樣的客家面貌豐富臺南古都多元性的族群文化。

文訊雜誌社長封德屏表示,感謝台南客委會協助共同完成《楠西的梅花》繪本,書中呈現楠西景色外,也刻印客家族群打拚足跡,透過作者鄭丞鈞生動文字、繪者孫心瑜的專業繪畫,讓大家看到客家故事,充分感受土地呼吸的聲音,也謝謝楠西當地居民、各地朋友幫忙,讓文訊和客家族群建立更深厚的關係,傳遞故事給大眾聆聽。為加深讀者們的印象,繪本內頁也設計製作立體頁,故事地景立體化,最後也有楠西區介紹及動動腦問答,讓讀者們對臺南客家歷史、文化及景點有更深入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