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綜合報導】台灣、美國、日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等7國10所大學,自從2019年12月10日共同成立的國際性學術交流平台「全球客家研究聯盟」,今年12月14日續約簽署全球客家研究學術合作備忘錄(MOU),代表簽約的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期透過續約簽署促進台灣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提升客家與族群研究成果,強化客家文化發展與認同。

全球客家研究聯盟(Consortium of Global Hakka Studies, GHAS)成員以機構作為加入聯盟的成員單位,經簽訂全球客家研究學術合作備忘錄共組而成。成立初期是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負責推動,歷經2年籌備與草創階段,續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接手推動國際交流相關業務。

全球客家研究聯盟合作備忘錄續約簽署儀式大合照。中央大學提供
全球客家研究聯盟合作備忘錄續約簽署儀式大合照。中央大學提供

聯盟各成員之間可個別簽訂兩校間之學術交流備忘錄,而全球客家研究學術合作備忘錄每5年簽署一次(2019年至2024年),今年因逢屆期,於國立中央大學舉辦「全球客家研究聯盟合作備忘錄續約簽署儀式暨2024年客家研究優秀博碩士論文頒獎典禮」,續約2025年至2029年合作備忘錄。

客委會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召集人蕭新煌表示,全球客家研究聯盟過去5年順利展開2次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與3次青年營,未來也會繼續扮演好聯盟的推手和守門員的角色,推動客家學術發展邁向新的5年。

范佐銘也說,全球客家研究聯盟成立目的在於建立臺灣與國際各大學之間的連結,透過共同研究及出版、定期舉辦客家與族群研究學術會議等,提升客家學術期刊的國際能見度,更可分享臺灣客家研究成果及客家運動經驗供其他國家參考。

另外,優秀博碩士論文頒獎典禮名單,包括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生張凱清、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及政策碩士生曾淑珮、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生黃晏姿、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葉靜芝,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潘宜珣,皆獲得優秀碩士論文獎及新台幣5萬元獎金。

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召集人蕭新煌致詞。中央大學提供
客家學術發展委員會召集人蕭新煌致詞。中央大學提供
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中央大學提供
客委會副主任委員范佐銘。中央大學提供
2024年客家研究優秀博碩士論文頒獎。中央大學提供
2024年客家研究優秀博碩士論文頒獎。中央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