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矮化台灣的兩國交流爭議持續延燒。中國學生團成員脫口「中國台北」,大陸委員會(陸委會)擬祭行政處分;多名國民黨立委今(6)日批評此舉是「兩岸交流戒嚴」。陸委會回應,政府正面看待促進兩岸健康有序互動,但涉及矮化台灣,則違背交流本意。
多名國民黨立委與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今天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請民進黨政府高抬貴手,不要對兩岸交流戒嚴」記者會,高喊「交流不是統戰,反對交流戒嚴」。蕭旭岑說:「馬英九基金會只想推動兩岸柔性交流,因為兩岸愈交流,愈不可能發生衝突。」他強調,中國學生團絕無違規,處罰馬英九基金會,等於警告其他民間團體不得辦兩岸民間交流。
陸委會則表示,關於中國學生訪團成員使用「中國台北」一事,將依據相關程序做出決定,也會充分參酌馬英九基金會表達的意見。
陸委會表示,COVID-19疫情結束後,兩岸交流活動頻繁,政府正面看待促進兩岸對等尊嚴、相互尊重、健康有序良性互動。「倘若涉及矮化台灣,引發社會對立衝突,台灣人民則不會接受,更違背交流本意。」台灣是民主法治社會,為了維護兩岸交流符合規範與健康有序地進行,從事兩岸交流活動的邀請單位要依法負起責任,不能有違法違規情事,也要注意不得從事無關交流活動的政治宣傳,特別是激化矛盾、造成台灣社會內部對立。
陸委會強調,做為兩岸政策主管機關,必須對邀請單位盡到監督責任,在台灣從事兩岸交流的團體非常多,不會因為哪個團體受到的行政程序監督就構成「交流戒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