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走私動物不僅傷害生命,也可能帶來環境和疾病威脅。財政部關務署台北關統計,今年1月至9月旅客走私活體動物案已達13件,動物總數由去年同期的537隻,大幅增加至2581隻,年增率高達380%,增加的動物以寵物蟹為主,至於走私的保育類動物則以印度星龜最多。
今年5月,桃園國際機場查獲一名64歲台灣籍婦女,從泰國曼谷入境時,違法攜帶87隻活體動物,包括烏龜46隻、猴子4隻、蜥蜴34隻及鳥類3隻等。因為都屬非法入境且具潛在疾病傳播風險,後續都移請相關單位處置。
台北關公布,統計今年1月至9月,海關查獲旅客入境攜帶走私活體動物的案件達13件,相較上年度同期的8件數量增加,增幅達62.5%;動物總數更由537隻增加至2581隻,增幅高達約380%,其中有民眾一次帶入1000隻的寵物蟹譚氏泥蟹數量最多。
走私保育類動物從134隻增至148隻,且以印度星龜為主,在2023年有130隻,2024年也有129隻。相關數據顯示,走私者攜帶物種多樣性與案件數的上升趨勢,非法交易帶來的生態威脅不容小覷。
印度星龜由於外表的米字紋、且價格在陸龜中較平實,是全球野生動物非法貿易中被交易最多的龜類之一。牠們不僅面臨著危險甚至是致命的旅程,即使僥倖生存下來,也將面臨痛苦的圈養的生活,因缺少水分罹患膀胱結石、呼吸系統問題,以及軟殼病和喙增生等。作為全草食動物,人工飼養的話所能選擇的食物較有限。
台北關提醒旅客,攜帶未經檢疫許可的活體動物入境,除了對國內生態及公共衛生構成嚴重風險,更涉嫌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將面臨刑責及高額罰金處分,建議旅客在入境前瞭解相關規定、誠實申報,與海關為邊境防疫盡一份心力,共同維護生態環境永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