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一張攝影作品呈現的故事,不僅透過聲音傳遞,還能透過專業手語翻譯的演繹說出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致力營造友善、平等展覽環境,日前舉辦手語導覽,帶領聽語障礙人士認識1905年代的典藏開卷: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讓聽語障觀眾也能以「視」會友,藉由不同視角與面向,欣賞臺灣歷史並享受友善共融的無障礙觀展體驗。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表示,手語導覽活動,由TASLI臺灣手語翻譯協會,具豐富手語翻譯經驗的老師魏如君與林麗媚,以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導覽志工鄭玲玲小姐,共同帶領聽語障朋友們認識《典藏開卷》中的文化歷史。

該展覽從1905年珍貴且獨特的臺灣熱帶醫學研究,到1918年令人聞風喪膽的虎列拉(霍亂)大流行,以及1920年代全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設「嘉南大圳」的建設歷程,表現出臺灣於20世紀初期邁向現代化衛生與建設的歷程;1923年日本攝政宮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寫真帖、《臺灣寫真通信》等,更表現出了南國之島獨特的島嶼風景。

攝影中心說,參與導覽的聽語障朋友們對於展出的影像作品反應熱烈,讀者們對視覺畫面的接收與感知尤為敏銳,觀展時全神貫注於作品背後的動人故事,從每一幅影像中汲取深刻的歷史情感;聽語障社群中也有許多攝影愛好者,透過鏡頭記錄自然的壯麗、風景的細緻也探索寫真帖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攝影中心指出,手語導覽不僅連結了聽語障族群與攝影影像,還讓他們更深刻地理解影像中的歷史脈絡與情感故事。未來將繼續在每個展覽中推出各類型的團體導覽服務,為更多族群提供無障礙的文化體驗,並透過攝影的語言消弭隔閡,讓所有人共同分享文化的美好與藝術的魅力。

《台灣夏期大學 兒玉澤藏寫真帖》,1930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台灣夏期大學 兒玉澤藏寫真帖》,1930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
TASLI台灣手語翻譯協會魏如君老師(左)與攝影中心導覽志工鄭玲玲小姐(右)帶領聽語障朋友們認識當期展覽。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TASLI台灣手語翻譯協會魏如君老師(左)與攝影中心導覽志工鄭玲玲小姐(右)帶領聽語障朋友們認識當期展覽。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參與導覽的聽語障朋友們沉浸在攝影照片背後的精采故事中。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參與導覽的聽語障朋友們沉浸在攝影照片背後的精采故事中。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手語翻譯經驗豐富的林麗媚(右)與攝影中心導覽志工鄭玲玲(左)共同解說日治時期興建嘉南大圳的艱辛過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手語翻譯經驗豐富的林麗媚(右)與攝影中心導覽志工鄭玲玲(左)共同解說日治時期興建嘉南大圳的艱辛過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開卷 穿越時空看日治時期的臺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百年前的臺灣是什麼樣貌,水果攤在賣什麼、疫苗注射、全城消毒大清潔又是什麼樣的情景,首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