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俊傑/台北報導】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2024全球客家串流計畫」,9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成果發表,5組串流者分享作品,有越南少數民族艾族(ngái族)兒歌、法屬大溪地客家移民史、印尼西加里曼丹的客語保存、桃園龍潭城鄉世代對話及苗栗陶藝世家二代創作等作品,展現串流者自身在跨域間看到的客家生活樣貌。
2024年串流計畫以「文藝換工/交工」為主題,徵選出5組串流者,分別赴越南、印尼西加里曼丹、法國、法屬大溪地與桃竹客庄,成果發表展現串流者從自身出發,跨域與不同客庄或社群對話的成果,將在北市客家公園客家文化中心1樓藝文沙龍區展出至11月27日。
青年客語薪傳師暨東南亞少數民族研究者徐俊文、香港青年傳統藥理研究者林偉恩,並肩前往越南客庄田野調查並創作「ngái族兒歌」。他們以2019年被列為越南16個極少人口民族之一的「艾族」為計畫對象,前往越南河內、太原、江北等地蹲點,兩人9日發表會穿著越南當地特色衣服、長襖(越南語:áo dài),述說在越南的點點滴滴。
徐俊文說,艾族當中的客人,其母語為越南白話,屬於粵語,然而與越南堤岸的粵語不完全相同,又被稱為客話。艾人村莊孤立在其他民族村莊中,出村講當地通用的語言,但進入自己的村莊或家,講自己的語言。艾族目前人口僅1649人,而會說艾族客語的人更為稀少。
徐俊文5年前,就已赴越南進行「艾族」研究,發現當地幾乎很少人會說客語,也沒有客語教學,藉由台灣的兒歌啟發帶入越南,與林偉恩兩人共同寫詞後,轉譯越文再請當地的「艾族」耆老,用「艾族」的客語拼音、發音書寫,做成歌詞本,保留稀少的艾族客語文字。
林偉恩說,這次的計畫總共製作8首歌,其中5首的曲是由客家音樂人陳忠義提供;3首則是AI創作。歌詞內容以當地客家人日常生活、動植物題材作為素材,唱出最真實艾族村莊樣貌,盼能夠成為越南艾族兒歌,傳唱永久。
藝術家陳含瑜團隊,今年與印尼大東華文學校合作,前進西加里曼丹百富院(印尼語:Sungai Duri ),以「刺刺的河:印尼 Sungai Duri 的影像散文與自由書寫」為題,探索在地族群衝突歷史及語言文化的交互關係,記錄資訊流通快速的全球化當代生活下,對當地客語現況與身分認同的衝擊與轉變。
百富院、山口洋是印尼最大的客家華人居住生活區,早期受到中國國民黨的學校教育影響,年長者使用台灣國立編譯館課本、現行的注音系統學習中文,不過主要生活語言仍為客語。但隨著時代變遷,該地區的年輕人為求職而學習中文,許多人來到台就讀高職建教班以加強中文能力,並獲得實習工作機會,加上中國工廠投資設立,中文逐漸成為在地工作的強勢語言,使得在地客語正在快速流失中。
為紀錄保存當地客家話,陳含瑜親自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走訪村莊、拍下當地風景。印尼學生教她客家話、印尼文;她則教學生中文,指導學生用中文及印尼的客語拼音雙語書寫作文,介紹印尼。
藝術家江凱群,遠赴法國與法屬大溪地探尋19世紀客家移民故事,藉由駐地大溪地連結當地客家社群、蒐集相關史料文獻、觀察當代南島語族的生命經歷,讓客家人曾浩蕩跨越大洋洲的生存遷徙敘事得以彰顯,從青年視角,看見客家文化在全球化時代下煥發新生。江凱群帶回許多大溪地客家諺語書籍,現場邀請讀者試著以大溪地客語拼音念出句子。讀者直呼,第一次用大溪地的客語發音念文章,感覺好特別也很有趣。
客家知名音樂家與創作人黃珮舒跨越地域與世代,牽引後生古箏音樂演奏家吳妍萱至桃園龍潭取材、並結合古箏與客語詩歌,創作融合客家文學和音樂的作品,展現城鄉與世代間的文化對話。
苗栗陶藝世家二代、青年陶藝家楊宜娟透過熱愛的陶藝創作,探索新竹與苗栗的客家聲音記憶,將日常生活中的聲音「藏」進陶罐裡,讓觀眾體驗文化與聲音交織的紀錄。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客基會執行長周羿希表示,串流計畫自2015年開始迄今已邁入第9屆。台北市客基會每年公開徵選出有志青年,將客家傳統精神與符號,轉向當代潮流發展,作為連結國內外客庄或社群的「串流者」,透過青年串流者的計畫實踐﹐讓客家文化重新定位、發聲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