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千百年來,民俗核心儀式對性別一直存有禁忌,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觀念,甚至禁止女性接觸而形成一道隱形的隔閡。文化部近年積極推動性別平等觀念,盼消除民俗文化領域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偏見、歧視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辦「神力.女力.社會力:台灣民俗性別敘事影像展」,挑選54幅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民俗活動影像,讓民眾從中看見女性力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攜手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舉辦「神力.女力.社會力-臺灣民俗性別敘事影像展」,於24項國家重要民俗,從中挑選54幅與性別議題產生對話的影像,藉此呈現近年推動重要民俗性別平權的階段性成果,思索傳統民俗性別概念與當代性別平等觀點之間的平衡,展覽分為四大展區,分別是延續、轉變、期許、心得。即日起至12月15日可至國資圖4至5樓閱覽區看展。
「延續」展區討論傳統民俗中男女分工,客觀呈現民俗現場的性別禁制情形,讓觀展者思考如何尊重傳統文化習俗,同時讓不同性別者都有機會參與。「轉變」展區,爬梳傳統民俗隨社會環境變遷,既有傳統性別觀點所發生的鬆動,女性也開始有機會投身其中的更多環節,並進入民俗祭儀的核心事務、參與決策過程。
「期許」展區特別聚焦於進入核心事務的女性,且涵蓋大廟、地方、中央的要職,這是民俗活動中性別平等的初步展現,隨著社會潮流發展,期盼民俗活動走向開放,讓不同性別者都能參與其中。「心得」區搭配國內外民俗與性平議題新聞設置心得牆,讓參展民眾可交流寶貴的觀點。
文資局表示,展覽期間亦搭配專題講座、主題書展、心得徵文等系列活動,邀請長期深入民俗文化現場的YouTuber「狂人JOJO」(邱怡澍Joyce),以及研究性平議題的孫嘉穗教授、游淑珺教授,分別就實踐面、學術面,詮釋民俗與性平在當代時空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