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高雄市美濃客家庄清代是科舉重鎮,近代是「博士之鄉」,文風鼎盛;受「學而優則仕」影響,不論是參選公職,或是入閣擔任中央部會首長,美濃都是全臺客庄之冠。

據舊鳳山縣統計,清代共考取28名舉人,20位是六堆客家人,美濃就佔了6位,分是黃驤雲、謝天申、陳學光、黃延祐、黃延祚、林金城,其中黃驤雲、黃延祐、黃延祚是父子,黃驤雲還是臺灣首位客籍進士,父親黃清泰是竹塹守備,一門三代文武全才,美濃東門樓還有黃驤雲題的「大啟文明」。

日治時期美濃子弟留日學醫者多,念長崎醫科大學的陳新賜,1944年在長崎還救過左手臂遭炸斷的彭明敏,他與4位同學協助醫師手術截肢並輸血。陳新賜受父親陳保貴學醫影響,四兄弟皆學醫,長子陳家玉也曾任中山醫學大學校長。

美濃客庄文風鼎盛,苗栗縣水彩畫家張秋臺(左一)近30年前率苗栗縣南河國小學生到美濃交流,在廟埕與美濃作家鍾鐵民(左二)、畫家曾文忠(右一)等人合影。何來美攝
美濃客庄文風鼎盛,苗栗縣水彩畫家張秋臺(左一)近30年前率苗栗縣南河國小學生到美濃交流,在廟埕與美濃作家鍾鐵民(左二)、畫家曾文忠(右一)等人合影。何來美攝

「客家人窮,念公費師範是首選。」據花蓮縣退休校長聯誼會創會會長廖高仁觀察,花蓮師範不僅鳳林子弟特別多,以前花蓮師專考式,美濃學子都包遊覽車來考。台科大退休教授黃永達是鳳林人,早年在花師兼課,也發現美濃子弟特別多,幾達全校四分之一,美濃客家話滿校園,他用鳳林客語(海四腔)跟他們溝通。

美濃早期還有兩家專門輔導考師專的補習班,全臺絕無僅有,因西部師專競爭激烈,不少學子也選擇考後山的台東、花蓮師專,致這兩所師專的美濃子弟相當多。念軍警校同樣享公費,美濃子弟也多,早期軍警要職大都外省人擔任,但擁有博士學位的美濃人劉勤章(1950﹣2012﹚,1998年就接任臺北縣警察局長,再任警專校長。

至於家境較好,或是清寒苦讀,拚上臺大、師大、成大……等名校,並遠赴歐美日本留學的也相當多,讓美濃早在三、四十年前就贏得「博士之鄉」美譽。

2001年「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成立,發起人之一的楊弘敦就是「掌牛哥」出身,他留美獲物理學博士後,回臺在中山大學任教,後並接任校長,之後更被延攬入閣擔任科技部長。

據保守統計,十餘年前美濃的博士已超過400人,現在更多;而高雄縣市的國中小學校長早期也曾有近五分之一是美濃人。

鍾榮吉(左)當過立委、監委、政務委員,圖為他擔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時,與中央黨部秘書長章(蔣)孝嚴(台北市長蔣萬安的父親)下鄉助選。何來美攝
鍾榮吉(左)當過立委、監委、政務委員,圖為他擔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委時,與中央黨部秘書長章(蔣)孝嚴(台北市長蔣萬安的父親)下鄉助選。何來美攝
鍾榮吉(左)擔任國民黨省黨部主委時,拜會苗栗縣黃派掌門人黃運金。何來美攝
鍾榮吉(左)擔任國民黨省黨部主委時,拜會苗栗縣黃派掌門人黃運金。何來美攝

早期美濃人種稻、養豬、種菸維生,非常辛苦,唯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致從事軍公教警的特別多;而苦讀有成,透過公職參選,或受拔擢擔任中央部會首長者也多。美濃曾同時擁有省議員鍾紹和、立委吳海源、監委鍾榮吉、國大代表陳子欽,被稱「四喜」。

鍾榮吉也曾當選兩屆立委,他受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栽培,是該報首位本省籍採訪主任,後回鄉參選高屏澎區域立委,獲得客家大老徐傍興、邱連輝支持,以第二高票當選,連任時卻吊車尾,後轉任監委、國民黨省黨部立委,並入閣擔任政務委員。2000年總統大選,他率先退出國民黨支持宋楚瑜,後受宋倚重,出任親民黨秘書長,並當選立法院副院長。

講客電臺7年前開播,時任客委會主委的李永得陪蔡英文總統主持開播典禮。何來美翻攝
講客電臺7年前開播,時任客委會主委的李永得陪蔡英文總統主持開播典禮。何來美翻攝

自立晚報記者出身的李永得,1987年與徐璐是率先踏進中國採訪的記者,揭開神秘面紗,後來轉任公視等電子媒體,擔任高雄市副市長,再受陳水扁、蔡英文倚重,兩度出任客委會主委,並擔任文化部長,妻子邱議瑩也連任多屆立委。

美濃客家子弟入閣者,除楊弘敦、鍾榮吉、李永得外,還有曾任農委會主委的林享能、財政部長的張盛和及現任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至少有6人。

政大外交系畢業的林享能,精通英、西、日語,曾任外交部禮賓司長、駐委內瑞拉、智利代表,後再獲拔擢擔任農委會副主委、主委。台大商學系畢業,並留美獲碩士的張盛和,是技術官僚出身,當過常務、政務次長,再任財政部長的財經專家。

臺灣客家族群投票取向,長期「北藍南綠」,但同屬高屏六堆的美濃,因軍公教人員多卻沒有屏東客庄綠,甚至有點藍。2022年高雄市長選舉,陳其邁全市得58.10%,美濃僅得48.44%,反觀國民黨提名的柯志恩全市得40.16%,而美濃竟得49.53%,略勝陳其邁。2024總統大選,賴清德在高雄市、美濃區得票都第一,分得48.89%、41.92%,仍有些落差。

李永得1987年擔任自立晚報記者時,與徐璐率先進入中國採訪,揭開神秘面紗,《客家風雲》(客家雜誌前身)創刋號以他為封面。何來美攝
李永得1987年擔任自立晚報記者時,與徐璐率先進入中國採訪,揭開神秘面紗,《客家風雲》(客家雜誌前身)創刋號以他為封面。何來美攝
現任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曾擔任高雄、台南市客委會主委,基層閱歷豐富。何來美攝
現任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曾擔任高雄、台南市客委會主委,基層閱歷豐富。何來美攝
苗栗社區大學2020年到美濃「取經」,參觀鍾理和紀念館。何來美攝
苗栗社區大學2020年到美濃「取經」,參觀鍾理和紀念館。何來美攝
鍾理和紀念館是美濃文風象徵,圖為鍾理和最後的遺像。何來美攝自鍾理和紀念館
鍾理和紀念館是美濃文風象徵,圖為鍾理和最後的遺像。何來美攝自鍾理和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