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中心/綜合報導】「彩繪人間—朱銘雕塑特展」正在苗北藝文中心展覽,展出朱銘生前最具代表性作品,觀眾透過生動的人物形象,深刻感受到臺灣農村社會的溫暖人情味,展期自即日起到明年2月23日。這是朱銘辭世後首次在故鄉舉辦個展,主要展示《人間系列》木雕上色作品,展現人本精神與地方特色

朱銘是臺灣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擁有客家血脈,故鄉苗栗通霄對他的成長影響深遠。這次在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舉辦的「彩繪人間—朱銘雕塑特展」,不但是朱銘辭世後的首次個展,也是故鄉首次展出朱銘的作品,意義非凡。朱銘(1938年1月20日—2023年4月22日),苗栗縣通霄客家人,以《太極系列》享譽國內外。

「彩繪人間—朱銘雕塑特展」展出36件作品,其中28件為雕塑,8件為平面作品,創作年代涵蓋1961至2002年,多為朱銘美術館館藏品,極少於館外展出。

朱銘的一生創作了數千件作品,《人間系列》特別凸顯他對形式、材料與主題等面向的探索,達到與《太極系列》相對的另一創作高峰點。本次展覽依據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以《人間系列》中木雕上彩作品為主軸,呈現朱銘創作中的在地性色彩。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人間系列》木雕上彩作品為1980年朱銘首次赴美後的創作方向,從《太極系列》的形而上思考轉向對日常生活的探索及描繪。這批上彩作品,反映農村社會的溫馨互動,人物形象清晰,卻不拘泥於傳統西方雕塑的解剖學與透視法規範。造形結構上,依附於木頭的自然形狀,呈現鄉土民情生活景象的主題與內容,展現出對原初質樸情懷的追求。

這些作品的形式融合現代主義雕塑與民間雕刻,尤其在直接雕刻法,這一古老的美學手法強調了藝術家親自雕鑿的感性行為,並展示了材料的獨特性。與《太極系列》的大刀闊斧不同,《人間系列》更強調淺雕的寫意表現。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上彩對朱銘而言,帶有一種速寫性的表現情懷。藉由筆刷將色彩引入雕塑,除了線性勾勒,大多以「色澤簡約」為基調,展現強烈的色彩對比和簡潔的畫面。本次展覽的作品題材多樣,色彩則來自客家文化的重要生活場景,例如朱銘常用的粉紅、青色、黑色和白色,回應了從農業社會過渡到現代文明的進程。作品連結著過往與現代,描繪農婦的穿著等日常物件,呼應了當下的人文生活,並強調懷舊的客家文化氣息。

整體而言,「彩繪人間」木雕上彩系列呈現了朱銘對生活的觀察和反思,將自然、歷史與文化傳統融入其中,探討生活與環境的相關性。作品意在挖掘地方主體性的美感基因,並展示「在地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的交互作用,回應以人為本位的自然宇宙觀。這些作品強調了積極自由的實踐動力,展現了朱銘的藝術價值與深刻的人文關懷。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表示,朱銘大師的「人間系列」,首次以主題式展覽回到朱銘故鄉、苗栗通霄,展現他對客家農村生活的深刻觀察及創作靈感。此次展覽使苗栗的鄉親,不必前往位於新北市金山的朱銘美術館,就可以在苗北藝文中心欣賞作品。此外,展覽期間還安排講座和親子工作坊,讓各年齡層觀眾全面認識朱銘及其藝術價值。

朱銘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苗縣府提供
朱銘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苗縣府提供

苗北藝術中心總監林佳瑩表示,苗北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五年,展出朱銘大師的作品讓苗栗鄉親在家鄉就能欣賞到大師的創作。這次展覽籌備超過三年,吸引眾多民眾前來駐足觀賞,邀請更鄉親能親臨體驗藝術的力量。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朱銘大師作品在苗北藝文中心展覽將延續至農曆新年後,藉由返鄉潮吸引更多民眾與遊子參觀,親身感受大師的創作魅力。此次展覽特別感謝台積電、中油與台電的贊助,活動需要資源支持才能推動。希望藉此鼓勵苗栗持續栽培藝術文化的種子,讓藝術在地深耕。

鍾東錦強調,藝術雖非生活必需品,卻對孩子成長和居民生活品質有深遠影響。具備基本藝術素養能使生活更豐富,態度更積極。希望教育界積極參與,鼓勵學生觀展,讓通霄的孩子以家鄉大師朱銘為榮。三義作為雕刻重鎮,應培育新一代雕刻人才,傳承藝術精神。本次展覽展示朱銘不同時期的創作特色,激發觀眾對藝術價值的思考,呼籲社會各界共同推廣,提升苗栗鄉親對藝術的興趣與涵養。

2024苗北藝術節大師風華系列除了實體展覽外,還安排多場精彩講座,包括:10月26日(六)上午10:00至11:30,朱銘美術館館長劉柏村主講「彩繪人間—朱銘雕塑特展」的美學意涵; 11月2日(六)下午13:30至15:00,國美館副研究員林振莖主講「原鄉印記—談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 12月7日(六)下午13:30至15:00,臺藝大廖新田教授主講「朱銘在臺灣雕塑史中的定位」。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彩繪人間系列作品。苗縣府提供
朱銘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正向苗栗縣長鍾東錦解說。苗縣府提供
朱銘基金會執行長吳素美正向苗栗縣長鍾東錦解說。苗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