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綜合報導】「我們不會把願景跟建築物綁在一起!」前天傍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師生突發起聯署「守護六張犁聚落(竹北六家老屋群聚落)」,希望透過外界的力量,能讓陽交大校方能懸崖勒馬,不要一意孤行蓋6層樓的研究商辦大樓,到今天傍晚四時三十分連署人數反對蓋商辦的人已超過3000,多數民眾認為「大樓會破壞竹北市僅存的文化資產綠地及東興圳保護區」,《客新聞》也特別製作出空拍實景位置圖,帶大家快速理解,各界跳腳反對陽交大與群聯產學合作蓋大樓的主要原因。
至今傍晚4時30分,實名連署反對陽明交大在客院旁的古蹟群「產學合作」蓋商辦的人數已近3000,且仍持續增加,多數認為,陽交大客家學院坐落在歷史超過260年的六家老屋聚落群之中,客家學院校地佔2.5公頃,而六家老屋聚落整體面積為4.3公頃,若校方真的讓這座6層樓商辦興建起來,一片綠地就像是被插了一把利刃,周圍的文資建築物也會像被水泥大軍鎮壓般,也有不少人認為,「商辦大樓一成立,大批的商辦人潮都會讓一旁的東興圳保護區遭受破壞!」
本次聯署發起人之一的陽交大人社系副教授林秀幸表示,校方在3月18日會議後,來找學院的老師商量,大家強烈反對,但校方卻一直問客家學院要什麼?「我們沒有要什麼啊!我們的願景跟樓地板沒有關係。」她批評,學校此舉輕忽了客家學院師生對人文的重視,「我們不會把願景跟建築物綁在一起,我們不是一定要有建築物才有願景,否則那還得了?當代台灣人欠的並不是錢,是精神意志力,對文明、文化的重視,以及創造力。」
發起人之一的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烈師說,陽明交大客家學院的校區,也不是一般校地,是在高鐵特區土地徵收的背景下,新竹縣政府以25萬元象徵性價格售予交大,希望能成立客家文化學院,致力客家相關教學與研究,並守護在地文化與社區連結,「但校方卻罔顧此歷史過程與文化責任,逕以「產學合作」之名毀棄承諾,強推與企業合建大樓,猶如在近300年的古蹟群中插下一把利刃。」
而這次逾3000位網友的意見,有人留言:「竹北不缺高樓大廈,缺的是文化資產」、「一座城市只剩水泥大樓,而沒有文化底蘊,很可悲」、「陽明交通大學怎麼會覺得這塊土地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這塊土地當初是給交通大學建立客家學院和發展客家學術研究推廣,不是蓋商辦大樓!」、「當初這裡是六家客家民俗公園,有8座傳統建築群,是竹北人平常休閒的綠地」、「興建商辦大樓有很多地點可以選擇,企業也應有維護文化資產的社會責任」、「校方必須重視校園價值展現,而不是被企業商業利益主導」、「半導體電子要和客家產學合作什麼?」
節錄連署意見:
劉先生(竹北在地人):做為一個在竹北居住50年的在地人,對校方這種短視近利,阻斷文化保留與發展的做法表示反對與譴責,請即停止該計畫。
陳講師(香港中文大學):有幸曾在此處開會,相當愜意,更重要是令我們這些外來學者對台灣客家文化和空間有直觀且沈浸式的理解。希望能夠繼續保留這處客家風景。
陳小姐(在地居民):產業的進步不是迫害文化的保存,有點失望身為全國排名前端的大專院校做出這樣的決定。
吳小姐(附近居民):客家學院園區是附近的綠色命脈,懇請好好維護這款得來不易的都市淨土,堅決反對蓋大樓
羅老師(國小教師):我是在地居民,十幾年前開始,經常帶著外地人到這六家民俗公園導覽,這裡保留這早期農村的風貌,在週邊圍著高聳的水泥樓房,只剩這塊讓人心裡有懷念的地方了!
陳先生(物理治療師):台灣應更重視文化與土地,而不是只追求經濟發展,這樣才能真正永續發展。調整台灣「重科技輕人文」的偏執,才是台灣打開創造性未來的契機。
吳同學(資工系大三):學校不應該為了更多資金而犧牲文化資產,亦應維護大學自主、校園民主之精神。
蘇同學(成大創產所研究生):說到底,哪裡不能蓋辦公室,還不是為了牟利!大學應當要公正客觀,肩負起文化保存責任才對。
鄭小姐(共學團領隊):六家古厝群是我們常帶孩子去活動的地方,非常感謝保留了這一片古厝、古蹟,對孩子認識在地歷史與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保留下這可貴的文化資產。
黃先生(科技公司處長):反對,請保留已剩無多的舊有聚落。
鄭小姐(在地居民):私人企業需要用地,為何要用國立大學的土地。這是圖利特定廠商的利益輸送。交大如果不需要那麼多校地,那璞玉計畫的部分的學校用地,就釋放出來,直接規劃成產業用地。不用規劃給交大了。
林老師(國小教師):身為林家後代子孫,以祭祀公業的立場絕對反對新建商辦大樓,對於古蹟群林立的文化公園,非常的不洽當,與當初取得校地的初衷也不同,二十幾年後華麗轉身變成商辦大樓,不符合程序正義,希望陽明交大三思而後行,不要造成社會反感。
劉小姐(在地居民):請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對文化建物造成永久的傷害。在這個一昧追求科技業帶來快速獲利的時代,更要保存那些已經快消失的人類文化,否則台灣社會最終會成為一個沒有歷史感情的空殼,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對於這片土地也沒有認同感。
王副教授(大學教授):我家就在那附近,常常去那邊散步。很開心在城市中有一塊這樣的地方,讓所有的年紀的人,都可以安全、悠閒地放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群聯電子聯合聲明稿:
看更多《客新聞》https://hakka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