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范修語/台北報導】可以想像在臺北市中心竟可以隨處聽見客語的聲音,而義民廟與牌樓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邁入第36年的臺北義民嘉年華今、明兩天登場,上千客家鄉親齊聚,來自全台灣23尊義民爺及忠勇公一早自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起駕,沿著羅斯福路、南昌路遶境祈福,並在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安座大典,為了響應SDGs精神,藝文廣場上擺出創意神豬,並有上百永續發展市集攤位,將客家精神與國際關注的永續環抱議題接軌,呈現北市都會不一樣的客家風情。

儘管今天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市一早飄起毛毛細雨,不過上千鄉親仍盛裝打扮,與自全台各地迎來的義民爺齊聚市中心,以踩街遊行、舞蹈演出展現活力。義民嘉年華將義民廟與牌樓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在肅穆莊嚴的儀式下,主祭人員將來自全台灣各地的義民爺牌位與忠勇公迎至壇前,由國小禮生以客語朗誦祝文,讓所有鄉親可以來到現場向義民爺祈求平安。

對於台灣獨有的義民信仰文化,許多來自外國的遊客,紛紛拿起手機、相機記錄;在市集攤位區,不少路過遊客買了客家粄食、農特產品享用;今日下午主活動會場還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青年團演出的酬神大戲〈青白蛇〉,以及臺北客語教育中心成果發表決賽展現客家才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義民廟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義民廟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范修語攝
國小禮生以穩重的客語朗誦祝文。范修語攝
國小禮生以穩重的客語朗誦祝文。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上神壇。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上神壇。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上主祭貴賓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壇前。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上主祭貴賓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壇前。范修語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請上神壇。范修語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請上神壇。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安座大典將全台23座義民牌位與忠勇公迎至台前,讓大家可以祈求平安。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安座大典將全台23座義民牌位與忠勇公迎至台前,讓大家可以祈求平安。范修語攝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旗下講客廣播電臺5G行動直播車「講客號」也來到現場直播,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登上講客號接受主持人涂世宗訪問,林奕華指出,今年義民嘉年華活動主題「省到幾時」取自「SDGs」的客語拼音字首,客家勤儉持家的精神符合現今聯合國強調的永續發展理念,大家不須捨近求遠,客家精神就可以展現SDGs的概念。

林奕華也說,義民嘉年華呈現台北市多元文化,北市有著來自各縣市的客家移民,可以從年的一輩看到客家傳統風貌,年輕世代則有屬於自己找尋客家認同的方式,營造客語認同環境相當重要,學校推行客語扎根,北市客委會則推親子共學客語,補上語言斷層,讓親子可以一起在家講客。

今年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也設置親子區,規劃多元體驗活動,包括哈哈糖親子故事屋、推廣物資循環利用的「Hakka小老闆市集」,以及DIY手作活動等,適合爸爸媽媽帶小朋友一起前來同樂;明天晚上則是北市的「義民之夜」,邀請金曲歌手羅文裕、龔德,客家龐克樂團「粹垢」以及偶像男團「OPENsi」等藝人團體接力演出,讓更多人可以認識獨一無二的客家魅力文化,用在地化、年輕化與國際化來傳遞都會客家的精神。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5G行動直播車講客號來到現場轉播。范修語攝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5G行動直播車講客號來到現場轉播。范修語攝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左)登上講客號接受主持人涂世宗訪問。李台源攝
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左)登上講客號接受主持人涂世宗訪問。李台源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義民廟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李台源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將義民廟搬到兩廳院藝文廣場。李台源攝
舞台現場前展出創意神豬。李台源攝
舞台現場前展出創意神豬。李台源攝
外國遊客品嘗客家粄食。李台源攝
外國遊客品嘗客家粄食。李台源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客家方口獅在台前演出。范修語攝
客家方口獅在台前演出。范修語攝
客家方口武師演出。范修語攝
客家方口武師演出。范修語攝
客家百人合唱團團獻唱「義民爺福蔭歌」。范修語攝
客家百人合唱團團獻唱「義民爺福蔭歌」。范修語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演出「仙山採藥」。范修語攝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演出「仙山採藥」。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由國小禮生朗誦祝文,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主祭。范修語攝
安座大典由國小禮生朗誦祝文,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主祭。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踩街的形式邀請神轎與大家同樂。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以踩街的形式邀請神轎與大家同樂。范修語攝
來自各地的客家鄉親一同以踩街遊行的形式通過舞台。范修語攝
來自各地的客家鄉親一同以踩街遊行的形式通過舞台。范修語攝
來自各地的客家鄉親一同盛裝打扮,以踩街遊行的形式通過舞台。范修語攝
來自各地的客家鄉親一同盛裝打扮,以踩街遊行的形式通過舞台。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禮賓人員將義民爺牌位迎至台前。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現場有多組活力舞蹈演出。范修語攝
舞台上客家八音邁力演出。范修語攝
舞台上客家八音邁力演出。范修語攝
上百客家美食與農特產市集在兩廳院藝文廣場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宋佩遙攝
上百客家美食與農特產市集在兩廳院藝文廣場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宋佩遙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