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在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中嚴重受創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迄今仍無法將反應爐中的燃料棒完全取出,估計至少到2040年才可能完全「廢爐」,但為了冷卻熔融中的燃料棒,負責營運的東京電力(TEPCO)灌入大量海水,因此每天產生約100公噸的含放射物質的核廢水,迄今已儲存約132萬噸核廢水,且容量也逐漸滿載。日本政府當局因此興建海底隧道,本月初工程已順利完工,並注入6千公噸的海水進行試運轉,準備將通過檢驗後,正式將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的大規模核廢水排放計畫。
這些上百萬噸的核廢水經過名為「多核種去除淨化系統(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淨化處理後,暫時封入大型儲存罐(Tank)中。核電站周圍也設置超過1千個儲存罐,但問題是只存不排,再多的儲存地點也無法負荷,TEPCO預估今年底將會把儲存空間裝滿。
今年1月日本政府表示,福島核電廠儲存經處理的核廢水將將稀釋達安全標凖後從離岸約1公里處排放入太平洋中,預計此過程將持續30年。
核廢水排入海,安全疑慮引發周圍國家反彈聲浪
儘管日本政府與TEPCO多次強調即將排放的「處理水」完全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並找來多位國際專家背書,但根據檢驗數據顯示,「處理水」中仍含有包括氚(Tritium)在內的數種放射性物質,在日本國內與國際間引發大量爭議,特別是周邊的韓國、中國與多個太平洋島國,甚至遙遠的紐西蘭近日都傳出多起官方或民間的抗議聲浪。
韓國各界對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入海反應最為激烈。《YTN》報導,上周六(24日)有數千韓國民眾在首爾市府旁集會,反對日本與TEPCO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不負責任行為。民眾高舉「保護太平洋」、「國際法庭至才日本」等標語,呼籲韓國政府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起訴訟,同時敦促日本政府找尋替代方案,包括在陸上建設更多存放核污水的設施。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禹元植與正義黨議員李政美,周一(26日)因抗議福島核污水開始絕食。禹元植在聲明中表示,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強烈反對執意將核污水排放入海,是「史無前例的國際犯行」,「是對鄰國以及全人類生存與尊嚴的實質威脅」。禹元植強調,日本若無法消除國際社會對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的正當性、安全性以,以及對海洋生態帶來的影響等各方面擔憂,應該立即打消排海計劃。這是保護日本、韓國民眾與太平洋的唯一辦法。
國際原能總署(IAEA)也應日本政府要求,從去年2月起多次派出專家前往福島進行安全性驗證,並計畫下月由總幹事格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前往東京公佈綜合評估報告。
用科學解析討論核廢水影響,吳朝榮:「排放後一年內將抵達台灣」
對此,紐西蘭、澳洲與台灣三地的科技媒體中心(SMC,Science Media Center)上週三(21日)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透過台灣洋流學者與紐澳兩國的核物理專家,透過科學的解析討論日本即將排放核廢水的影響,與會的專家呼籲日本當局在正式排放入海前,必須確保處理水中沒有比氚更難處理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也應進一步反思選擇不排放核廢水可能帶來的風險。
臺灣的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以過去實際觀測與模擬海洋數值為例,福島的核廢水在排放後約一年內就會抵達台灣附近海域。
吳朝榮指出,日本福島排放的含氚水理論上會進入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系統,模擬從日本北方到美國加州外海大約需要2-3年,但這是依循最外圈、最大規模環流的情況。若含氚水進入內圈的小規模環流系統,從日本到台灣附近海域的速度會更快,而實際上觀測的結果比模擬更快速。
另外吳朝榮表示,福島核災發生約2年後,加拿大外海就觀測到核災所產生的銫(Cesium)同位素,許多海洋數值模式的模擬也指出2-3年後,銫同位素就會進入東北太平洋。另一個實際觀測的例子,是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爆發後,噴發的浮石僅用約2個月,就向西移動1300公里抵達沖繩海域,噴發4個月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在東、西部海岸和漁港都能看到大量的浮石。
吳朝榮表示,這些實際觀測的案例說明了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比預期來得快,顯示海洋中有除了已知的環流、渦旋、擴散等傳輸方式外,還有其他未知、更快速的傳輸方式。吳朝榮認為,有專家預估福島核廢水排放4年後才會抵達台灣鄰近地區是「過於樂觀」的。
紐、澳學者認為核廢水已無問題,但須反思核能帶來的影響
澳洲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胡克(Tony Hooker)表示,世界上的核能設施釋放氚已有多年,對於福島核廢水的排放,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是否確實去除其他污染性的放射元素。根據現在日本提出的排放標準,每公升福島核廢水的氚含量為1500貝克(Bq),遠低於日本其他核能設施與其他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每公升10000貝克的飲用水標準。
胡克教授表示,目前將排放的福島核廢水會經過過濾再進行測試,若仍殘留放射性物質,會再次進行整套排放系統的過濾與測試過程,而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最新報告與日本提出的報告一致,認為濃度已經在安全標準之內。胡克提醒,即便福島的核廢水處置完全沒有問題,我們仍應反思:「這些廢棄物是否應該被釋放到環境或海洋中?」
國際間有其他研究者提出把含氚水結合到混凝土、或作為其他用途的可行性,例如建設海堤,但這將帶來放射性廢棄物應用到商業產品時的監管問題。胡克也指出,雖然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容易進入食物鏈,但目前尚無足夠的研究可證實氚是否會透過食物鏈累積在生物體中。
另一名與會的紐西蘭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物理系副教授克羅夫切克(David Krofcheck)則認為,現在的問題是核廢水中不只有原本就存在自然環境中的氚,還包括碳-14與其他62種放射性元素,其中例如半衰期長的碘-129,與鍶-90(Strontium-90),進入人體後會在甲狀腺累積,應該在排放進海水之前先被濾除。只要能夠確保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銫-137、碘-129、鈷-60(Cobalt-60)等已經去除,排放水進入海洋是沒有問題的。
克羅夫切克認為,因為過往日本福島曾將未經處理的核廢水直接排放入海,使民眾有信任的疑慮,但如果周邊國家,例如台灣、韓國、中國能夠一起檢測並相互驗證,可以平息一些不愉快的情緒,並建立信任與正面的觀感。
但克羅夫切克也指出幾個反思。首先是處理核廢水的選項中,除了純化、濾除、排放到海洋外,是否可能考慮把含氚水蒸發為氣態,或是凝固成固態來存放,這可提供未來世界上其他使用核電國家需要排放核廢水做為參考。
克羅夫切克也提醒,如果日本今天選擇繼續將核廢水保存在核電廠中,也無法保證日後再次遇到地震、海嘯等天災時會不會造成更大的核輻射污染,「我們應該思考在需要核能作為電力來源的情況下,建立核電廠時需要更謹慎評估這些災害可能帶來的危險」。
至於核廢水中的氚對健康上的風險,克羅夫切克強調目前尚無任何足以連結癌症與氚的科學證據,就算氚真的可能致癌,產生的影響也很小,即使在1986年車諾比核災(Chernobyl nuclear disaster, Chernobyl disaster)後做過那麼多完整的研究仍未能發現。
常駐日本的法國國家研究院(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Cente)《福島災後重建計畫》(Post Fukushima Studies Reconstruction)主持人布萊絲博士(DR. Cécile Asanuma-Brice)博士表示,日本已解除了福島災區的疏散令,「促使該地區成為一個『日本能夠抵禦核災事故』的示範區。為了實現此目標,日本政府正迅速清除事故留下的所有痕跡,但這批核廢水儲存槽的巨大存在,會很強烈地提醒眾人過去發生過如此災難」。
布萊絲博士告訴《BBC》,她質疑日本對於廢水排放的決定。全球海洋科學家都為排放對海洋生物和漁業可能產生的影響表示擔憂,她認為更明智的方案是繼續儲存核廢水,直到氚的放射性自然衰退,「核電站周圍與其範圍之外仍有空地,可以建造新的儲存槽」。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