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訂閱我們
2023年3月30日星期四
客新聞 HakkaNews
20230206-news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土耳其強震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烏克蘭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客站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客新聞 HakkaNews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熱門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話題
  • 專欄
  • 專題
  • 國際
  • 新聞學客語
  • 寫客文
  • 客人誌
  • 客童話
  • 客庄
  • 專業客
  • 3C
  • 美食
  • 玩樂
  • 客影
  • 藝所
  • 饒平
  • 詔安
  • 1786平民戰士
  • 向原民學習
首頁 話題

《米倉的孩子》入圍紐約電視電影節獎 李慧宜:「盼修正對客庄與農村的偏見」

李 台源 by 李 台源
2023 年 3 月 16 日
in 焦點, 話題
閱讀時間: 1 分鐘
A A
《米倉的孩子》入圍紐約電視電影節獎 李慧宜:「盼修正對客庄與農村的偏見」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Line

【李台源/綜合報導】客家電視台紀錄片《米倉的孩子》入圍2023紐約電視電影節(New York TV&Film Festival)紀錄片類文化議題(Documentary Cultural Issues)獎項。導演之一的李慧宜接受《客新聞》訪問時,興奮地表示要「打紙炮(daˋ ziiˋ  pau)哩!這次以影像方式,在現今快速生活節奏中,重現當代台灣農村的老派價值,希望能鼓勵更多年輕後生投入紀錄片與田調工作,也期望可以提供社會與農村對話的空間,藉此修正對客家與農村的看法。」

《米倉的孩子》去年於客家電視台播出後好評不斷,不僅隨著客家電視台《20。閱百態》紀錄片巡迴影展於全台各地播放,也獲邀至多所校園播映,與學生分享食農教育與台灣農村變遷故事。如今《米倉的孩子》確定入圍2023紐約電視電影節紀錄片類––—文化議題獎項,最終結果將在美東時間4月18日下午6點於Storytellers Gala 線上頒獎典禮宣布。

對於作品入圍國際獎項,李慧宜說,農村是客家文化智慧展現的重要場所,這次拍攝《米倉的孩子》,便是希望可以利用影像,在現今快速的生活節奏中,紀錄下美濃龍肚地區農村生活的智慧、自信與驕傲感,並鼓勵更多年輕後生投入田調與影像工作。

李慧宜說,客家文化可能會給外界傳統、老舊或是保守的印象,但若有看《米倉的孩子》會發現,客家文化並不古板,有許多幽默的地方,「我們想呈現客庄農村真實面相,也希望社會對農村、對客家的偏見能夠對話,藉此修正對農村與客家的看法。」

《米倉的孩子》以美濃龍肚地區農村為主軸,重現當代台灣農村的老派價值。翻攝《米倉的孩子》臉書
美濃龍肚庄稻田上長滿蜘蛛網,遠山陵山嵐線與稻田交織出一幅驚人美景。李慧宜提供

導演李慧宜是竹東客家人,1999年投入新聞工作,2009年定居美濃,長期關注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身兼農民、作家、記者與導演等多重身分,並利用農閒之餘進行田野調查與報導工作。曾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2018年《卓越新聞獎》,為農村寫下《農村,你好嗎?》、《美濃,正當時》等書籍,目前也擔任「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

另一位共同導演曾宏智則是屏東內埔客家人,他於2004年擔任客家電視高雄駐地記者至今,2006年開始蹲點美濃拍攝紀錄片,陸續完成《阿力伯的菸田》與《橙蜜香》,兩片分別入選2011年、2019年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米倉的孩子》是他第3部紀錄片。在新聞與紀錄片工作之外,曾宏智也投入水稻、白玉蘿蔔輪作,成為一名「半農半媒體」的專業農村工作者。

李慧宜於去年米《米倉的孩子》播映後,也曾接受《客新聞》訪問,他當時透露,自己與曾宏智導演都有其他工作,「像我,平常最主要的工作是下田耕種,每天要先忙農事、照顧家人等家務事,有空檔才能拍攝,宏智也有客台的採訪工作,因此我們只能擠時間出來拍,看起來拍了很久,但實際上拍得還是很趕。」李慧宜笑說。

對於紀錄片內容,李慧宜表示原本只想拍攝龍肚國小的故事,但在開始拍攝後,發現這議題越來越大,不單只是一個學校的故事,而是連結龍肚地區整個地方的發展史。隨著故事越拍越多、內容素材日益豐富,紀錄片主角也從這所學校變成兩位老男孩——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及傑出青農黃偉宸。

李慧宜今天得知作品入圍2023紐約電視節的同時,她也收到紀錄片主角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母親以93歲高齡過世的消息。對於最好的與最壞的消息同時傳來,她的心情相當複雜,或許是上天希望大家能加緊腳步,以影像紀錄客家與農村的生活。

《米倉的孩子》已可以透過客家電視台Youtube頻道線上觀看。

《米倉的孩子》另一位導演曾宏智拍攝紀錄片的工作花絮。翻攝《米倉的孩子》臉書粉絲專頁
《米倉的孩子》紀錄片電影海報。
《米倉的孩子》入圍2023紐約電視節紀錄片類——文化議題獎項。截自紐約電視節網站
關鍵字: 客家電視台李慧宜米倉的孩子紐約電視電影節
加入好友
上一篇

宜蘭綠博會3/31登場 打造永續性迷宮寓教於樂

下一篇

客人誌/紫庭遭詐騙集團控制自由 逃過死劫後盼「不要有人再被騙」

RelatedPosts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今夏登場 近百位藝術、設計師齊聚「擾動全新客家美學」
藝所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倒數100天 從3大主軸「花啦嗶啵」出擊

2023 年 3 月 25 日
4公共頻道聯合製播「WAWA哇」幼兒實境節目 3/7起首播
生活

4公共頻道聯合製播「WAWA哇」幼兒實境節目 3/7起首播

2023 年 3 月 4 日
媒觀「兒少優質節目」揭曉!客台《音樂關鍵字》、講客電臺《耳公探險隊》奪大獎
生活

媒觀「兒少優質節目」揭曉!客台《音樂關鍵字》、講客電臺《耳公探險隊》奪大獎

2022 年 12 月 11 日
下一篇
客人誌/客家啦啦隊女神就愛這一味 靠「它」維持完美身材

客人誌/紫庭遭詐騙集團控制自由 逃過死劫後盼「不要有人再被騙」

客人誌/客家啦啦隊女神就愛這一味 靠「它」維持完美身材

客人誌/客家啦啦隊女神就愛這一味 靠「它」維持完美身材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1786平民戰士

☑ 訂閱並追蹤我們的臉書

♨ 熱門新聞

  • 客家青訪團報名只到4/14 暑假免費帶你出訪問星馬15天

    客家青訪團報名只到4/14 暑假免費帶你出訪問星馬15天

    11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年收百萬台北買房?聯徵中心統計:北市近半數房貸族 年薪不到百萬

    103 分享數
    分享 41 Tweet 26
  • 最新/六福村晚間發聲明 坦承死亡狒狒從園區逃脫

    7 分享數
    分享 3 Tweet 2
  • 宜蘭綠色博覽會連假將登場 《客新聞》搶先直擊五層樓高彩虹滑梯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楊梅阿婆還原現場 「以為狒狒可以回到溫暖的地方」

    10 分享數
    分享 4 Tweet 3
  • 客委會112年客家知識體系發展 獎勵補助申請開跑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唱跳玩樂學客語 首屆東勢童玩節熱鬧登場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澳洲小牛自帶Happy笑臉班紋 網路爆紅助醫院募款

    3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 實測/11萬買特斯拉 EAP 值得嗎?這五種人別猶豫 刷下去!

    424 分享數
    分享 170 Tweet 106
  • 簡訊通知未繳13元 點擊後遭盜刷3萬餘元

    2 分享數
    分享 1 Tweet 1

新聞來一客

桃園平鎮驚見「東非狒狒」 脫逃逾12天疑已跑往新屋
即時

最新/六福村晚間發聲明 坦承死亡狒狒從園區逃脫

2023 年 3 月 29 日
日本京都推打房政策 2026年開徵收「空房稅」
國際

日本京都推打房政策 2026年開徵收「空房稅」

2023 年 3 月 29 日
盧超群:未來5年全世界都在拚AI 台灣不應是追隨者
即時

盧超群:未來5年全世界都在拚AI 台灣不應是追隨者

2023 年 3 月 29 日
把握春雨解除旱象機會 北部水庫施人工增雨
生活

把握春雨解除旱象機會 北部水庫施人工增雨

2023 年 3 月 29 日
鼓勵民眾走出戶外 花蓮縣推登山送好禮活動
新聞學客語

鼓勵民眾走出戶外 花蓮縣推登山送好禮活動

2023 年 3 月 29 日
WHO調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 健康成年人可不需常規注射
國際

WHO調整新冠疫苗接種建議 健康成年人可不需常規注射

2023 年 3 月 29 日

關於我們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簡稱客傳會,是中華民國公共媒體機構之一,由客家委員會資助,2019年成立;目的在經營文化傳播媒體事業,並傳承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旗下有經營講客廣播電臺(Hakka Radio),是台灣第一個全國性的客語廣播電臺,擁有台灣最多客語節目的音檔,以及最豐富的線上隨選收聽 (AOD),每日播報八節全客語新聞。

客傳會 2022 年新成立的客新聞 (Hakka News),屬於客傳會旗下的客家新聞傳媒平台。透過報導海內外重要新聞、客庄大小事,連結客家,期待更多人共下看見客家的美好。

歡迎在網路上追蹤與訂閱我們

推薦閱讀

美濃國小推「三語教學」成名校 家長認證:孩子講客語反增強語言能力!

學生遲到不得進教室 家長提告竹北亞太美國學校

2023 年 3 月 29 日
國中會考下午3時起看考場 居隔等3類不能親自看

國中會考下午3時起看考場 居隔等3類不能親自看

2022 年 5 月 20 日
《傳、傳》今推新片預告:老師傅不假機器的手工斗笠編製技藝

《傳、傳》今推新片預告:老師傅不假機器的手工斗笠編製技藝

2022 年 6 月 15 日
  • 關於我們
  • 隱私權
  • 服務條款
  • 聯絡我們
  • 講客電臺
  • 國客兒
  • 客傳會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看所有最近的文章
  • 客新聞
  • 1786平民戰士
  • 熱門
  • 即時
  • 焦點
  • 要聞
  • 生活
  • 客童話
  • 話題
  • 客庄
  • 專題
  • 藝所
  • 玩樂
  • 美食
  • 一等慶
  • 客站
  • 客影
  • 客人誌
  • 客傳會
  •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關於客新聞 | HakkaNews

Copyright © 2022 客新聞 HakkaNews - 屬於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